霧霾頻現或倒逼煤業“重優汰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地方政策屢出重手 國家規劃遙相呼應 全國各地連連出現的霧霾天氣,將會成為促進煤炭銷售格局變化的重要契機! 〗诒本系褥F霾天氣頻發地紛紛針對燃煤污染制定了嚴格的臨時性政…
地方政策屢出重手 國家規劃遙相呼應
全國各地連連出現的霧霾天氣,將會成為促進煤炭銷售格局變化的重要契機。
近期北京、濟南等霧霾天氣頻發地紛紛針對燃煤污染制定了嚴格的臨時性政策,而國務院新進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則明確提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對煤炭產量、銷量實行“雙控政策”,種種壓力之下,中國煤炭消費汰劣(等煤)存優(質煤)的趨勢已經出現。
煤炭消費“汰劣存優”刻不容緩
近期國內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天氣,許多城市已經啟動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應急減排措施來緩解霧霾影響,諸如限制燃煤行業的污染排放,強化監查和處罰力度等。
雖然造成霧霾的原因眾多,但以煤炭為代表的傳統能源消費結構無疑是其重要原因。據悉,中國每年消費煤炭數量高達近40億噸,占世界的1/2。而火電、鋼鐵、建材、化工和石油煉化五大煤炭的下游行業創造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占全國工業的90%左右。
在這些行業的污染排放中,低等級煤如褐煤的排放尤其高,以褐煤為例,褐煤礦一般為露天礦,相比井工礦其開采成本更為低廉,往往被充當電煤廣泛應用;但其揮發分較高,污染性較強,同時又是低熱值煤,達到相等的熱值需投入更多的數量,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因此未來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將逐步淘汰,由于褐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地區,對部分當地煤炭公司有一定的影響,而對優質動力煤聚集地山西的煤炭公司無疑有正面作用。
產量消費雙控 煤企趨向重質
近期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從其核心內容來看,我國煤炭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一方面煤炭消費比重將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將逐步被取代。受此影響,未來煤炭企業將從一味追求數量向逐步提高產品品質轉變。
從《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來看,到“十二五”末期,我國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2009年底的8.3%提高到11.4%,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4.4%至7.5%,煤炭消費比重將從目前的70%降低到65%左右。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對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2015年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2010年為32.5億噸標準煤),同時將我國煤炭產量控制在39億噸以內。未來煤炭消費的控制將導致未來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加上運輸瓶頸的不斷改善,未來再次出現煤荒的可能性已經不大,煤價將趨于穩定。
之前煤炭企業往往通過收購礦井擴大產能來實現增長,而產量受限使得未來煤礦的審批難度加大,僅僅依靠擴大產能的增長模式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盡量開采高經濟附加值的煤種,通過技術提升降低開采成本,同時也積極參與新能源的開發。
促使煤炭行業由重量向重質轉變。在目前煤炭消費基本平衡的局面下,限制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如褐煤)的消費,將對擁有焦煤、無煙煤等稀缺煤種的公司構成中長線利好。目前業內主要的無煙煤公司集中在山西和京津冀地區。
全國各地連連出現的霧霾天氣,將會成為促進煤炭銷售格局變化的重要契機。
近期北京、濟南等霧霾天氣頻發地紛紛針對燃煤污染制定了嚴格的臨時性政策,而國務院新進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則明確提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對煤炭產量、銷量實行“雙控政策”,種種壓力之下,中國煤炭消費汰劣(等煤)存優(質煤)的趨勢已經出現。
煤炭消費“汰劣存優”刻不容緩
近期國內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天氣,許多城市已經啟動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應急減排措施來緩解霧霾影響,諸如限制燃煤行業的污染排放,強化監查和處罰力度等。
雖然造成霧霾的原因眾多,但以煤炭為代表的傳統能源消費結構無疑是其重要原因。據悉,中國每年消費煤炭數量高達近40億噸,占世界的1/2。而火電、鋼鐵、建材、化工和石油煉化五大煤炭的下游行業創造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占全國工業的90%左右。
在這些行業的污染排放中,低等級煤如褐煤的排放尤其高,以褐煤為例,褐煤礦一般為露天礦,相比井工礦其開采成本更為低廉,往往被充當電煤廣泛應用;但其揮發分較高,污染性較強,同時又是低熱值煤,達到相等的熱值需投入更多的數量,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因此未來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將逐步淘汰,由于褐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地區,對部分當地煤炭公司有一定的影響,而對優質動力煤聚集地山西的煤炭公司無疑有正面作用。
產量消費雙控 煤企趨向重質
近期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從其核心內容來看,我國煤炭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一方面煤炭消費比重將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將逐步被取代。受此影響,未來煤炭企業將從一味追求數量向逐步提高產品品質轉變。
從《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來看,到“十二五”末期,我國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2009年底的8.3%提高到11.4%,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4.4%至7.5%,煤炭消費比重將從目前的70%降低到65%左右。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對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2015年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2010年為32.5億噸標準煤),同時將我國煤炭產量控制在39億噸以內。未來煤炭消費的控制將導致未來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加上運輸瓶頸的不斷改善,未來再次出現煤荒的可能性已經不大,煤價將趨于穩定。
之前煤炭企業往往通過收購礦井擴大產能來實現增長,而產量受限使得未來煤礦的審批難度加大,僅僅依靠擴大產能的增長模式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盡量開采高經濟附加值的煤種,通過技術提升降低開采成本,同時也積極參與新能源的開發。
促使煤炭行業由重量向重質轉變。在目前煤炭消費基本平衡的局面下,限制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種(如褐煤)的消費,將對擁有焦煤、無煙煤等稀缺煤種的公司構成中長線利好。目前業內主要的無煙煤公司集中在山西和京津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