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控煤炭消費總量
來源:經濟參考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濟參考報》記者10日從全國政協提案組獲悉,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環保部副部長周建、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姜建初、環保部…
《經濟參考報》記者10日從全國政協提案組獲悉,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環保部副部長周建、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姜建初、環保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等7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提案”。該提案指出,在當前只控制煤炭消費增速的基礎上,建議空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以下簡稱“三區”),盡快實現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10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上述三大城市群將面臨越來越嚴格的能源約束,在今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不僅具備條件,未來還要進一步實現負增長。
“北京周邊有高達2億多千瓦的火電裝機容量。”周建10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說,上述三區控制霧霾,還是要搞煤炭消費“天花板”。
周建解釋說,首先,我國單位發電量的耗煤量不斷減少,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有助于倒逼發電企業技術升級,提高能效;其次,即便單個發電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達標,由于火電行業絕非污染物零排放,上述三個大氣重污染地區的環境負荷已經超載,水能、風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應該早日替代煤炭消費;最后,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有助于加速落后產能的淘汰。
今年1月以來,全國部分地區反復出現大范圍持續霧霾天氣,受影響國土面積達230萬平方公里,受影響人口6億人。提案起草人之一的劉炳江告訴記者:“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巨大。”
劉炳江說,上述三區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2000年至2011年,三區的煤炭消費量由5.05億噸增加到14.4億噸,增長了近300%,占全國同期增加煤炭消費量的55%,主要是因為火電發電量增長了301%、鋼鐵增長了617%、水泥增長了263%等。周建強調,近年來,隨著煤炭儲量的逐漸減少,煤質逐漸變差,一些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炭消費將對環境造成更大損害。
這份“關于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提案”建議,從今年開始,全國嚴格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速度控制,上述三區實行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控制,在完成國家已經確定的各項指標前提下,更大程度地減少各種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地減少空氣中PM2.5的濃度,緩解區域性霧霾污染。
具體而言,上述7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三點建議:
其一,全面落實三區內落后產能的淘汰任務和產業布局調整。劉炳江表示,國家已經確定淘汰的落后產能適用于全國范圍。但到2012年底,小火電機組的淘汰幾乎停滯、4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產能在三區仍有約9000萬噸。
其二,把控制發電供熱煤炭消費量作為首要著力點。劉炳江介紹說,由于歷史原因,低成本、低技術水平、高排放的小型機組能以自備電廠的名義得到核準。同時,自備電廠規避了政府性基金,同類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比公用電站供電的電價低約0.05元/千瓦時,使兩者處于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這導致鋼鐵、石油化工、造紙印染和電解鋁等成為自備電廠集中的行業,直接鼓勵了“兩高一資”企業的無序擴張。
對此,上述全國政協委員呼吁,在三區內的新改擴燃煤機組,繼續實行“上大壓小”政策,把煤炭消費量等量替代作為核準涉煤項目的前置條件,而且先核實替代的煤炭消費量后再開始項目審批程序。建議把企業自備電廠的審批職責統一歸并到電力主管部門,不再審批自備電廠;取消綜合利用和熱電聯產發電機組的認定和各種優惠政策。
其三,加大城市集中供熱管網建設進度和力度。劉炳江解釋說,一方面集中供熱增長難以滿足房屋竣工建筑面積的需要,大量取暖鍋爐仍呈增加趨勢。這些低矮面源量大面廣、治污水平低下、采暖季節集中啟動運行是導致區域性霧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全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約1500個(三區550個),加上地縣級工業園區,全國上萬家工業園區使得工業燃煤鍋爐大量增加。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突圍之路 下一篇:鐵礦石現貨交易上周創今年以來單周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