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最快年內推出 有利爭奪原油定價權
來源:北京商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原油期貨最快年內推出有利爭奪原油定價權成功與否取決開放程度截至目前,上期所已完成原油期貨品種合約設計、交割細則制定、交割油庫考察及協議簽署,以及配套平臺測試、文件制定,如果一切順…
原油期貨最快年內推出
有利爭奪原油定價權成功與否取決開放程度
截至目前,上期所已完成原油期貨品種合約設計、交割細則制定、交割油庫考察及協議簽署,以及配套平臺測試、文件制定,如果一切順利,原油期貨最快將于年內推出,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在昨日證監會舉辦的記者見面會上透露的消息。
“原油期貨是對我國油品定價機制的一種探索,希望國際化原油期貨能為我國油品定價提供參考。”據楊邁軍介紹,目前上期所已完成原油期貨品種合約設計、交割細則制定、交割油庫考察及協議簽署,啟動了交易平臺技術系統測試,并就原油期貨保稅交割、原油期貨計價貨幣、外匯賬戶、資金匯兌、額度管理等配套政策進行了合作研究,交易所在操作層面上的工作已經完成。
事實上,關于原油期貨中國已經醞釀多時,此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多次表示,從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將抓緊建設原油期貨市場,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能力。
而去年12月1日,經過國務院修改頒布的新版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也被看做是為適應推出原油期貨的需要,為境外投資者直接進入原油期貨交易鋪路。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直言,當前我國每年新增原油消費絕大部分依靠進口,石油需求增量占全球新增產量的70%-80%,推出原油期貨的一大原因是爭奪原油定價權。但林伯強同時強調,對于建立全球性原油期貨市場不能期望太高,規避我國的石油價格風險,需要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考慮。“我們需要對爭奪石油價格話語權有一個明確認識,對于不可再生資源,買家難言話語權,資源越稀缺,賣方市場的特征越明顯,但擁有一個有效的原油期貨市場,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國際石油定價。”
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無論引進外部主體還是鼓勵內部參與,我國石油期貨的市場號召力存在一定限制和困難,如果這樣的限制和困難不打破,最終很有可能影響原油期貨的成功。“說白了,沒有人氣,沒有成交量什么都談不上。”因此包括林伯強在內的多位專家建議,推進原油期貨市場需要更多考慮現實中可能碰到的問題,才能避免今后交易量過低的尷尬。
對于放開市場會否帶來能源安全問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監管能力、石油公司競爭力的提升,開放是必然的,即便是不開放同樣也有石油安全的問題,因此此類假設性議題并不應當成為影響期貨平臺上線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