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礦所公布現貨交易基準價 鐵礦石中國指數再進一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11日,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礦所)宣布調整鐵礦石現貨交易基準價格的生成辦法,并于當日正式對外發布。 此前,鐵礦石現貨基準價格三天形成一次,并僅向會員公布。在業…
3月11日,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礦所)宣布調整鐵礦石現貨交易基準價格的生成辦法,并于當日正式對外發布。
此前,鐵礦石現貨基準價格三天形成一次,并僅向會員公布。在業界看來,基準價的公布,無疑將進一步推動鐵礦石交易平臺的透明度。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北礦所此時宣布公開現貨交易基準價格,最終目的是爭取在鐵礦石方面的定價權。
公布基準價以掌握話語權
自鐵礦石年度長協機制瓦解之后,多家國內機構陸續發布關于鐵礦石現貨市場走勢的價格指數,但并沒有得到廣泛或權威的認可。有市場人士稱,中鋼協也在發布鐵礦石價格指數,但未被市場完全認可。
而在三大礦山之一的必和必拓的力挺下,普氏指數成了鐵礦石季度定價的基礎。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認為,由于我國在鐵礦石價格話語權方面處于弱勢,進口鐵礦石在2012年瘋漲至近160美元/噸,對鋼鐵企業造成壓力。
2012年5月8日,出于對鐵礦石定價權掌握的考慮,中鋼協、北礦所等機構發起設立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由北礦所負責運營。記者注意到,該交易平臺自運行以來交易量逐漸上升,總申報量達到1.14億噸,實際成交量為985.65萬噸。上周(3月4日~8日)該平臺創造了2013年以來的單周最好成績。總成交量76.5萬噸,較前一周增加20萬噸;總申報量274.5萬噸,較前一周增加59萬噸。
業內分析師認為,北礦所成立的一個目的即是出于對鐵礦石定價權的掌握,公布基準價格只是在等待時機。“起碼能讓市場知道這些交易是在北礦所交易平臺上進行的。”徐勇波認為,與普氏指數一樣,北礦所的基準價格也會被納入到平常交易中,作為市場交易的一個參考。
打造鐵礦石“中國指數”
對于基準價格的公布,北礦所稱是為了更及時客觀地反映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走勢,規范平臺申報行為,充分發揮平臺價格發現功能,為會員企業銷售、采購決策提供參考。
“公布基準價格所產生的最直接影響是穩定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緩解鋼鐵企業的采購壓力。”苑志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5月,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曾公開指出,在過去10年里,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總共上漲9.4倍。
苑志斌表示,中國是鐵礦石的最大應用市場,中國市場加強市場泡沫的防御能力,對于上游市場是一劑“鎮靜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剔除投機行為。分析師認為,此基準價格公布之后,各大鋼廠、外礦、進口礦貿易商,都會來看“北礦所”的指數,其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盡管北礦所表示發布該基準價格,是為了規范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申報行為,但在市場看來,無疑是為中鋼協主導的中國鐵礦石指數作了進一步準備。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焦炭做空動能持續減弱 下一篇:山東鋼鐵擬19日發行20億元5年期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