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涉鋼貿上市公司財務藏風險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下半年,上海地區多起鋼貿質押糾紛事件使鋼材貿易行業遭受重創。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大量鋼貿企業糾紛仍未解決。多家涉及鋼貿上市公司保守計提的背后隱藏著財務風險,在今年…
去年下半年,上海地區多起鋼貿質押糾紛事件使鋼材貿易行業遭受重創。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大量鋼貿企業糾紛仍未解決。多家涉及鋼貿上市公司保守計提的背后隱藏著財務風險,在今年鋼市仍不見明顯好轉背景下,風險不容忽視。
資產減值損失不足
五礦發展2012年報顯示,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1493.88億元,同比減少9.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3.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6.5億元,同比減少4161.87%。
不過,6.5億元的虧損額或許并不能真正體現五礦發展去年業績。五礦發展是中國最大的鋼貿商之一,其2012年年報顯示,大宗品貿易額為1391.37億元,其2012年鋼材貿易量約2600萬噸。按去年市場平均每噸鋼材4000元估算,其鋼貿額逾1000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翻查其財務數據后發現,五礦發展2012年應收賬款為41.07億元,存貨達95.78億元,但資產減值損失僅有1.09億元。
一位會計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無論從應收賬款壞賬比例,還是存貨壞賬計提比例來看,計提明顯過低,這1.08億元計提顯然無法完全反映出公司經營風險的釋放!
對于五礦發展如此低會計計提的原因,中國證券報記者未能獲得公司發展方面的明確回應。
去年鋼價走勢也不能支持五礦發展如此少的減值金額!叭绻怯写尕,顯然存貨價格高于目前市場價格,且這種賬面虧損很難隨時間彌補!币晃讳撹F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去年鋼價走勢前高后低,年初均價是每噸4500元,最低到9月底的每噸3600元左右,年底反彈到每噸4100元。
財務風險仍未釋放完畢
有央企背景的物流倉儲企業中儲股份也存在減值風險釋放不充分的問題。從其財務數據看,2012年,公司應收賬款9.29億元,存貨12.88億元,但資產減值損失僅4545.7萬元。
中儲股份2012年預付款高達34.40億元。公司解釋為,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于年末預付較多的貨款所致。在中儲股份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268億元中,有240多億元為包括鋼材在內的大宗品交易。去年該公司也涉及到近1億元的鋼貿糾紛。不過,對上市公司來說幸運的是,3月中儲股份以2436.73萬元價格將涉及鋼貿糾紛的旗下子公司北京中儲物流10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
去年四季度,除了中儲股份外,中鋼天源、象嶼股份、廈門信達、馬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接連陷入鋼貿風波。不過,這些公司都沒有中儲股份這么幸運有大股東兜底。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國內鋼材倉儲領域爆發上百起重復質押、空單質押等信貸案件,重挫鋼貿和倉儲企業的信譽。
“鋼貿行業生態鏈岌岌可危,事件過去有半年多了,目前還是沒有明顯好轉,”上海一家出庫量100多萬噸的鋼材倉儲企業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去年夏天開始,資金周轉緊張,流通環節一直在去庫存,囤貨和周轉量比往年少很多,F在沒有銀行給鋼貿企業貸款,即便是有授信的大鋼貿企業,現在對鋼貿也變得很謹慎。
今年以來,一直持續有鋼貿糾紛案件開庭。前述鋼鐵業內人士表示,其實短期內都無法解決,都期望多角債務能滾動起來,前提是要鋼材市場好轉,但目前情況還不支持這種判斷。
今年鋼鐵業盈利不樂觀
上述鋼鐵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做鋼材貿易的企業毛利基本上都是虧損的,如果毛利能做到3-5%,也算是經營水平很高的企業。
對于2013年的展望,建發股份表示,公司綜合物流、貿易和監管業務均與大宗商品特別是黑色金屬相關。2013年,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依然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這將成為影響公司業務開展的風險因素。
今年以來,國內鋼價隨著2012年末的城鎮化概念有較樂觀預期,不過隨著實際需求和現實之間的落差,以及國內粗鋼產量不斷創出新高的壓力,鋼價沖高后快速回落,成交量萎縮,近1個多月在每噸3800-4000元區間震蕩。
多家券商報告認為,當前面臨市場傳統的春天旺季的到來,對市場并不悲觀,制約鋼市的長期壓力還在,盡管大概率有季節性需求的到來,但對于鋼貿行業的盈利空間仍難言樂觀。
寶鋼股份董事長何文波4月1日在寶鋼股份201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預計,鋼鐵行業微利狀態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上述鋼鐵業內人士表示:“鋼貿業實際上與鋼價的絕對值高低沒關系,只跟波動價差有關系,但現在波動越來越小,即便是有波動,漲跌轉換也是非?,很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