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國內鋼材供大于求 鋼鐵企業經營形式依然嚴峻
來源:國際在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27日表示,今年以來,在經濟增長和市場預期增強的拉動下,鋼材價格小幅回升,鋼鐵企業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由于鋼材市場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加上鐵礦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27日表示,今年以來,在經濟增長和市場預期增強的拉動下,鋼材價格小幅回升,鋼鐵企業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由于鋼材市場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加上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鋼鐵企業面臨的經營形式依然嚴峻。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的產量分別為17823萬噸、19189萬噸和24551萬噸,相比去年同期產量均有所提高,但利潤卻逐月下降。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表示,當前國內鋼材市場存在著供大于求的局面,鋼鐵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價格下降的嚴峻態勢。
朱繼民介紹:“今年一季度,在市場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鋼鐵產量大幅增長使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特別是產品同質化競爭更加激烈。此外與年初相比,進口鐵礦石每噸上漲了20-30美元,遠高于鋼材價格上漲額度。同時,國產礦石價格也隨之上漲,致使鋼鐵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鋼鐵企業“高成本、低盈利”的局面內難以根本好轉。”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認為,在解決中國鋼鐵產量嚴重過剩問題上,鋼鐵企業都應遵循嚴格環境要求下的生產運行,優化企業產能,促進企業公平競爭。
王穎生說:“通過更嚴格的環境限制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措施。所有的企業,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應)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來保證嚴格環境條件下的運行。好的環境企業和環境比較差的企業在不公平競爭,在環境方面支付的成本不一樣。強化環境治理不僅能化解產能,而且對于企業的公平競爭也是有效措施。另一個方面,(在)我們現有的產能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我國鋼材消費峰值的前提下,應該停止所有的盲目建設項目。”
記者了解到,為緩解因國際原燃料價格上漲而導致鋼鐵企業處于低盈利的狀態,去年中國啟動了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日前中國政府規定,除非鐵礦石進口商加入中國國際礦業權交易所,否則中國將不再向鐵礦石進口商授予新許可,這些舉動都被看作中國從全球礦商爭取定價權的一個新舉措。朱繼民認為,公平交易的平臺渠道以及健全產業鏈是礦石公平交易的重要舉措。
朱繼民說:“一定要促使公平貿易,所謂公平貿易就是公開、公平的貿易機制必須要形成。那么我們現在推的就是現貨交易平臺,通過它來發現供需、平衡,來發現價格機制,來引導市場。一定要建立一個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這種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供需雙方的合作或者長遠合作機制的形成,這是符合當前發展經濟規律要求的。”
朱繼民同時指出,推進城鎮化進程建設將是今年鋼材市場的最大“亮點”,汽車行業仍將保持增長,造船行業逐步回暖等有利因素的影響下,下游需求將逐步好轉。但同時也要看到鋼材消費難有較大增長,鋼鐵企業不能有過高預期,更不能盲目擴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