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速升值倒逼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來源: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5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082,較前一交易日大漲126個基點,創今年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再創匯改以來新高,逼近6.20關口。據統計,年初以來…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5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082,較前一交易日大漲126個基點,創今年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再創匯改以來新高,逼近6.20關口。據統計,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上漲773個基點,漲幅達1.25%。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是外貿企業。
“如今換匯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更低,浙江一些小企業不堪成本壓力而紛紛倒閉,部分幸存下來的外貿企業通過提高報價與客戶共同分擔成本的方式來渡過難關。”浙江一家汽配外貿企業的專職人員對記者表示。
該人士指出,這是浙江地區的普遍現象,隨著近年來國內外貿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外貿企業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再加上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動比較大,中國的出口商品又大多以低價銷售為主,利潤空間本身有限,換匯成本的增加又進一步地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企業苦不堪言。
浙江作為外貿大省,它的現狀似乎可代表當前我國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據有關方面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行業營業利潤將下降約12%,毛紡織行業下降約8%,服裝行業下降約13%。
浙江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溫州的外向型企業今年面臨的壓力有增無減,人民幣升值對于生產周期短的小額訂單影響不大,但對于生產周期長及額度大的影響就非常明顯。
興業銀行魯政委認為,雖然人民幣對美元的整體升值幅度并不大,剛超1%,但是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升值很快,漲幅達到了5%。這對中國的出口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壓力,目前中國制造企業的成本僅次于新加坡,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魯政委表示,近兩年來,我們一直強調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但是人民幣依舊在強勢上漲。
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而言,是一把利刃,既切掉了利潤蛋糕的一部分,又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做大利潤蛋糕。
近期召開的廣交會也體現出企業在積極主動地進行轉型升級。在以往,大部分對外貿易企業都是依賴對外貼牌出口,不注重技術創新和開發新產品。近年來中國外貿傳統優勢正在弱化,訂單和產業向境外轉移速度加快,一些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之后,依靠技術、產品和設計等方面創新,同時開拓新興市場,贏得不少客商的訂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在“穩增長”的同時,促進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這應當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他指出,政府應當加大促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力度。應通過結構性減稅、提供優惠貸款和貸款擔保、優先安排自主品牌商品參加展會、放寬企業“走出去”鼓勵性政策適用范圍、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措施,進一步完善轉型升級的政策支持體系。對于在開拓新市場、研發新產品和樹立自主品牌等方面取得進展的企業提供必要的扶持。同時,應當逐步改善企業技術裝備升級需要的基礎設施配套條件。提高實用型技術人才教育培訓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加快加工貿易管理體制改革,為企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創造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