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解決就業根本要靠發展 要做大就業蛋糕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這個全城“致青春”的初夏,“致就業”反倒更實際一點。又到一年招聘季,699萬高校畢業生即將涌向就業市場。宏觀經濟放緩和部分行業不景氣讓眼下找工作的難度顯得比往年更大一些。北京、廣…
在這個全城“致青春”的初夏,“致就業”反倒更實際一點。
又到一年招聘季,699萬高校畢業生即將涌向就業市場。宏觀經濟放緩和部分行業不景氣讓眼下找工作的難度顯得比往年更大一些。北京、廣東、上海等地畢業生簽約率的走低印證了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
作為民生之本的就業再度引起高層關注。昨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調研了當地的促就業工作并與相關人員座談,其中既包括高校畢業生和失業人員也包括大學生村官。
習近平強調,沒有一定增長不足以支撐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把經濟發展蛋糕做大,把就業蛋糕做大。
當前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亦體現在一些領域的供過于求,比如人文社科專業。參與上述座談會的戴麗雯去年畢業,但她所學的法律專業還沒有幫自己找到工作。
“我是第一個發言的,習總書記微笑地告訴我,他也是學法律的。”戴麗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臨走時,他安慰我說,小孩子放輕松,奧巴馬也是法律畢業的,他也是從社區街道做起來的。”
就業“新西蘭”
新華社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披露,習近平昨天來到天津人力資源發展促進中心和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了解就業和培訓情況。
大學生村官楊代顯告訴本報記者,上午11時許,他被告知即將參加國家最高級別領導人的座談會。和他一起參加座談的代表還包括已畢業大學生鄧楠和戴麗雯。
楊代顯回憶,習近平在會上提出以經濟發展來促進就業,同時也鼓勵大學生去基層工作,去創業。
“他說現在一些大學生不愿去‘新西蘭’,隨后他解釋了‘新西蘭’是指新疆、西藏、蘭州。”楊代顯說,“他鼓勵大學生去中西部,去基層發展。”
鄧楠則是作為大學生創業代表參加這次座談會。“我主要和習總書記聊聊我們公司的情況,他鼓勵現在的大學生自主創業。”
目前在高村鄉工作的楊代顯也有過創業經歷,讓他驚訝的是,國家最高領導人還熟知蔥價,“當我向習總書記介紹村里主要種些蔥、茴香等普通蔬菜時,他說蔥的價格一度上漲過,然后又回落下來。”
做大就業蛋糕
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將有699萬人的畢業生,這比去年增加了19萬人。2011年和2010年,這一數字分別是660萬人和630萬人。
和三年前相比,單是高校就業增量人數就達到近70萬,但作為創造就業崗位之本的經濟增速卻在放緩。2010年,中國GDP增速為10.3%,2012年則是7.8%。
高層為何一直強調,做大就業蛋糕首先要做大經濟蛋糕。
有公開資料顯示,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就可能喪失100萬個就業崗位。也有研究指出,GDP增長每上升一個點,可增加80萬~350萬就業的不同測算數值。
教育部在部署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時稱,當前國內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全社會宏觀就業壓力增大。
這樣的就業壓力已經體現在了一線城市。上海市教委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今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根據分析,受經濟增長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影響,用人單位需求下降,這是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前,截至4月中下旬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28.24%,除了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下降這個共性原因外,文科就業難度高于理科顯示了文史經管類供過于求的就業市場信號。4月初,廣東方面的數據則顯示,當地2013屆畢業生簽約率為30%,比去年同期低10個百分點。廣東省教育廳分析稱,目前的就業形勢較2008年更為嚴峻。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一些人文社科類學生就業遇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校盲目擴招。
“今年我國考研人數達180萬。其實相當比例的大學生考研實屬無奈——無法找到工作。”他說,把研究生教育作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出路之一,這是典型的延遲就業難做法。
他認為,只有去掉“學歷泡沫”,大學生就業形勢才有可能好轉。
促就業舉措已在行動中。比如甘肅省今年將招錄1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需要關注的是,就業壓力不僅體現在應屆大學畢業生身上,求職群體還包括已經畢業還沒有就業以及其他人群。官方認可的一項測算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城鎮需要安排的勞動力數量在2500萬左右,而每年城鎮能夠安排的就業崗位大約是1200萬。
有專家稱,中央已充分考慮到經濟增速對就業的影響,今年GDP增速目前確定在7.5%左右就是考慮到了就業能承受的經濟放緩范圍。從整體就業市場來看,官方認為一季度的表現開局良好。當期,城鎮新增就業342萬人,完成了全年900萬人的38%;一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與去年全年數據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