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創新低 國儲啟動難止跌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8日到14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12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4月24日到5月7日)下降了1元/噸。是2012年11月14日以來的第22次下跌。 有觀點認為,本輪煤炭…
5月8日到14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12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4月24日到5月7日)下降了1元/噸。是2012年11月14日以來的第22次下跌。
有觀點認為,本輪煤炭價格大跌是煤炭市場的供大于求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下達了2013年國家煤炭應急儲備任務,今年安排國家煤炭應急儲備任務670萬噸。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價格由市場決定,煤炭行業當前低迷的狀況還將持續。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連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國投京唐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黃驊港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的主流成交價格中,天津港的交易價格比前一個報告周期下跌了5元/噸;其他五個港口的交易價格與前一個報告周期持平。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運行結果顯示,該地區動力煤交易價格維持穩中趨降態勢。
此外,秦皇島海運煤炭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顯示,從5月8日到5月14日,國內海上煤炭運價繼續下行。
消費低迷與進口沖擊是主因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認為,在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淡季背景下,近期持續低迷甚至繼續萎縮的煤炭消費狀況,是造成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市場需求不振、價格走低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5月上旬全國主要電力企業的電煤平均日耗水平僅有320多萬噸,低迷的煤炭消費現狀,無疑抑制了電力企業的煤炭采購熱情。此外,進口煤的沖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數據顯示,沿海地區進口煤占海上煤炭調入總量由去年的27%提高到33%。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口煤炭高達1.1億噸,同比增加25.6%。進口煤均價為每噸91.6美元,同比下跌17.8%。
在煤炭價格一片跌聲中,昨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下達了2013年國家煤炭應急儲備任務。今年安排國家煤炭應急儲備任務670萬噸,分別由現有的儲備點和承儲企業承擔。在應急儲備任務中,秦皇島港仍占據主導,儲備任務為150萬噸。
在煤炭價格低迷的情況下啟動國家煤炭應急儲備計劃,是否能讓煤炭價格止跌回升?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員表示不看好,因為“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而該市場另一分析人士高蘭英認為,現在止跌回升基本不大可能,原因是下游需求上不來,進口煤沖擊,水電擠占火電市場,煤炭價格一時半會是緩不過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