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材產量仍居全國第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提要]只要鋼材價格稍有上漲,進口鐵礦石便立即跟漲,且漲幅遠遠高于鋼材價格,吞噬了鋼鐵行業的微薄利潤。隨著今年和今后幾年全球新增鐵礦產能的陸續釋放,鐵礦石市場將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
[提要]只要鋼材價格稍有上漲,進口鐵礦石便立即跟漲,且漲幅遠遠高于鋼材價格,吞噬了鋼鐵行業的微薄利潤。隨著今年和今后幾年全球新增鐵礦產能的陸續釋放,鐵礦石市場將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但距我國擁有定價話語權,形成公平合理和透明的進口鐵礦石秩序,路還很長。
“我省鋼鐵經濟效益恢復性增長。”在近日河北省工經聯組織的河北省重點行業運行特點及預測預警信息發布會上,省冶金行業協會有關專家介紹,今年一季度,河北省鋼鐵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3297.09億元,同比增長7.01%,利稅完成160.86億元,同比增長21.38%,其中利潤完成90.20億元,同比增長34.75%,占全省工業的比重分別為33.64%、21.87%、21.76%。
粗鋼、鋼材、生鐵產量仍居全國第一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3月份,河北省冶金企業粗鋼、鋼材、生鐵產量分別完成5269.70萬噸,5659.77萬噸,4952.4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了9.62%、10.85%和8.58%。河北省粗鋼、鋼材、生鐵產量仍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的比例分別為27.46%、23.05%、27.79%。占比同比分別提高0.73、-0.09、0.32個百分點。
問題
進口鐵礦石高價位,鋼材低價位吞噬了鋼鐵企業微薄的利潤
“進口鐵礦石高價位,鋼材低價位,吞噬了鋼鐵企業微薄的利潤,形成公平、透明的進口鐵礦石秩序面臨困難。”省冶金行業協會有關專家介紹,從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進口鐵礦石價格的跌幅明顯低于鋼材價格。去年1-11月,鋼鐵企業每噸鋼材平均結算價格同比下降729元,而同期企業進口鐵礦石采購成本每噸僅下降了236元。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重點監測的10種鋼材平均價格下降421元/噸,同期,國產鐵精粉(品位66%)和焦炭(冶金二級)分別下降54.33元/噸、268.67元/噸,而進口礦(印度63.5%、巴西63.0%、澳礦62.5%)價格平均上漲28.11元/噸。同時,只要鋼材價格稍有上漲,進口鐵礦石便立即跟漲,且漲幅遠遠高于鋼材價格,吞噬了鋼鐵行業的微薄利潤。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進口國和消費國,進口鐵礦石依存度高達60%以上。但由于供方高度集中(主要是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礦業集團),而我國鋼鐵企業集中度不高,因此,我國在鐵礦石國際定價權上長期處于被動地位,缺失話語權。
隨著今年和今后幾年全球新增鐵礦產能的陸續釋放,鐵礦石市場將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但距我國擁有定價話語權,形成公平合理和透明的進口鐵礦石秩序,路還很長。
未來
鋼鐵行業基本是微利狀態。
產能過剩、需求不旺,鋼鐵產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鋼鐵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過剩就導致銷售困難、導致競爭激烈和鋼材價格下跌、最終是企業微利甚至虧損。”省冶金行業協會有關專家介紹,產能過剩已成為鋼鐵行業的“致命傷”,即使外部環境好轉,鋼鐵需求好轉,原材料價格下降,這些利好也會被產能過剩“吃掉”,導致鋼鐵行業運行困難。建議鋼鐵企業不要盲目釋放產能,要合理安排生產,堅持以銷定產,沒有銷售利潤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避免惡性競爭,維護市場穩定和行業整體利益。
從總體判斷,今年鋼鐵行業的運行環境要好于去年,鋼材需求與去年相比將有所增長,但今年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不容低估,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進口鐵礦石高價位問題,盡管我國鋼鐵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刻認識到它的嚴重性,但也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