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稱預計年底出臺城鎮化政策
來源:騰訊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近日對媒體表示,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是為了吸引投資,而是要改革,主要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預計今年年底將出臺改革政策。李鐵指出,現在中…
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近日對媒體表示,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是為了吸引投資,而是要改革,主要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預計今年年底將出臺改革政策。
李鐵指出,現在中國的城鄉障礙已逐步發展為區域障礙,將來要推動內需必須進行戶籍制度改革,使幾億農民進入城鎮,帶動消費。此外,中國的土地短缺問題嚴重,地方政府負債高企,地方政府財政過分依賴賣地收入,中央推出樓市政策將對地方財政構成壓力,成為城鎮化面臨的困難之一。因此,必須進行土地制度改革,通過城鎮化釋放消費紅利、土地改革紅利和中小城市發展紅利。
由于城鎮化將對未來我國投資體系的改革、投資市場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并將帶動數十萬億的投資,因此,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
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化概念在資本市場上多次受到關注,但由于具體規劃和政策遲遲沒有出臺,因此,相關概念股并沒有走出持續性行情。一旦規劃和政策真正落定,將構成中長期利好.
首先受益的無疑就是房地產行業。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是51.27%,根據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預計未來十年中城鎮化率每年提升1.2個百分點,城鎮化每年將帶動11億平方米的商品房需求。
其次,建材、基建行業也將充分受益于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鎮化建設,需要開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對水泥、鋼鐵、工程機械等有著巨大的需求。
再者,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包括供水、供氣、公共交通、醫療等公共服務行業也將迎來高速發展期,相關行業上市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長期保持高的景氣度.
第四大主線當屬汽車。如今大城市開始限制汽車,但在中小城市,汽車需求量卻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城鎮化建設提速后,中低端汽車將成為一大消費熱點。
最后一條主線就是消費。城鎮化中消費的崛起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消費下沉,最受益的是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的中低端消費,其二是消費升級,最受益的是服務類,如影視、醫藥保健、餐飲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