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力推定增 三年后實現95%礦石自給
來源:證券時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21日,武鋼股份(600005)召開投資者交流會,討論了公司定增收購事宜。“雖然整個行業形勢不樂觀,但我們仍將堅定地推動此次定增,并且有信心做好。”武鋼集團副總經理、武鋼股份董事彭辰…
6月21日,武鋼股份(600005)召開投資者交流會,討論了公司定增收購事宜。“雖然整個行業形勢不樂觀,但我們仍將堅定地推動此次定增,并且有信心做好。”武鋼集團副總經理、武鋼股份董事彭辰表示。
有信心做好增發
武鋼股份此前公告,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億股、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用于收購武鋼集團全資子公司武鋼礦業100%股權、武鋼國際資源100%股權、武鋼巴西90%股權,以及武鋼國貿持有的武鋼(澳洲)有限100%股權。該方案已在公司今年3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通過。
“鐵礦石占鐵產品成本的70%,此次收購從產業鏈的安全出發,有助于減少原料供給上的波動。”彭辰表示,此次收購還有助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減少關聯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估值基礎。
對于本次增發,彭辰表示“有信心”:一方面,從行業角度來看,國家對環保的要求標準在提高,使得生產成本提高、小產能逐步退出;下一步,國家對淘汰落后產能有進一步要求。另一方面,武鋼在新產品開發、錯峰采購、降低成本等方面成效顯著,今年一季度,武鋼股份實現凈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452.73%。
彭辰說,本次注入的資源,具有全球性戰略價值,其中加拿大和西非的鋼鐵項目已納入國家戰略資源保障計劃;中國現有鐵礦石基礎儲量193億噸,而本次擬收購的四家公司共有7個海外鐵礦項目,權益礦資源量達232億噸,是一筆寶貴的戰略資源。
海外礦產具優勢
“2008年,借金融危機帶來的低成本機遇,武鋼在海外開發了7個項目,現在看來此舉非常明智。”武鋼集團經營財務部副部長龔正剛表示,礦產行業目前要明顯好于鋼鐵,將這些礦產打包后,能形成良好的協同作用,已開發的項目能為正在開發的項目提供足夠的現金流支撐,以礦養礦、滾動開發。2012年,武鋼集團已從海外運回723萬噸權益礦,利潤總額達12億元。
武鋼的7個海外礦產項目中,目前3個已投產、3個正在開發、1個在建。龔正剛介紹,在加拿大拉布拉多地槽,武鋼有BloomLake、ADI、世紀項目三個大型鐵礦,協同效應大,且該地區水資源豐富,電價成本低廉;其中的ADI項目還是目前世界上資源量最大的單體鐵礦山,剝采比0.73,開采成本低。
目前,武鋼海外鐵礦石的到岸成本均價約為80~90美元/噸。“這些項目還是有相當成本優勢的,”龔正剛說,“公司現在正考慮收購一些礦區當地的鐵路和碼頭,以控制物流成本。”今年底,武鋼在巴西的MMX項目將建成5000萬噸深水港口,以破解該地鐵礦石出口瓶頸。
此外,龔正剛還介紹,本次擬收購資產2012年凈利潤為9.62億元,其賬面凈值為85.08億元、評估值為147.42億元,市盈率15.32倍(以2012年末數據模擬測算),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同類或同區位礦山。
鋼鐵需求仍會緩慢增長
彭辰介紹,若本次增發收購成功,到2016年,武鋼將實現95%礦石自給率。到2020年,公司鐵礦石年產能將達9530萬噸,其中權益礦4780萬噸。
“近億噸的鐵礦石產能出來后,是否會壓低礦石價格?”當天的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提出疑問。
對此,龔正剛表示,鋼鐵行業近年來增幅放緩,但需求并未下降,鋼鐵行業會維持在低增長水平,相對應的鐵礦石的需求也在增長。“國內發展的大趨勢是工業化、城鎮化,而這都需要大量用鋼。”龔正剛說。
龔正剛介紹,據有關機構統計,2000~2010年,國內粗鋼復合增長率為17%,2012年鋼鐵消費增長率為3.13%,今后也將維持2.5%~3%的平均增長水平。此外,全球每年鐵礦石貿易量達10億噸,武鋼海外項目完全達產后,不到1億噸的產量對世界鐵礦石市場沖擊不大。而這些鐵礦石,武鋼除了自用之外,還會將其推向流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