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I驟漲近三成創年內新高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初跌入低谷的國際干散貨海運市場,臨近上半年末突然呈現回暖跡象。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自本月5日的近期低點805點一路上揚,尤其在本月中旬每日上漲10至30點,上周四…
去年初跌入低谷的國際干散貨海運市場,臨近上半年末突然呈現回暖跡象。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自本月5日的近期低點805點一路上揚,尤其在本月中旬每日上漲10至30點,上周四收復千點大關。而上周五達1027點的BDI,已較近期低點漲幅近28%。
而BDI一般被認為是礦石、煤炭、谷物國際貿易尤其是中國進口大宗鐵礦石、動力煤的睛雨表。統計顯示,本月13至19日這一周澳大利亞、印度的鐵礦石出口量分別環比上漲了8%、40%,不過這一周中國北方港的鐵礦石進口量環比僅上漲了0.1%,相應的中國鐵礦石進口價格指數,也僅從13日的113.2點一路上漲至20日高點時的119點。
對于本月上中旬BDI的暴漲,業內更傾向來自于國內貿易商搶在限制高硫低熱煤進口政策出臺前主要從印尼突擊進口的解釋。國家能源局日前下發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定辦法(征求意見稿)》,以環保名義規定從國外進口的煤炭熱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過25%,含硫量不超過1%,并對進口商設定準入門檻。已連續四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的我國,過去的三年褐煤(高硫低卡煤的代表)年進口量增長9倍以上,尤其2012年進口煤數量達到3億噸以上,目前則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接近95%。
有意思的是,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交易的中國沿海煤炭運價中遠期合同(包括秦皇島分別至上海、廣州航線)則顯示,我國沿海煤炭運輸受國內煤炭市場去年初以來一直低迷的影響,在本月上中旬仍未有絲毫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