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拖累 大宗商品易跌難漲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錢荒正襲擊中國金融市場,商品期貨市場也被卷入其中。國內股市在6月24日經歷了“黑周一”,上證指數下跌109.86點至1963.24點,跌幅達5.3%,其中銀行板塊整體跌幅超過7%。分析人士稱,受銀…
錢荒正襲擊中國金融市場,商品期貨市場也被卷入其中。國內股市在6月24日經歷了“黑周一”,上證指數下跌109.86點至1963.24點,跌幅達5.3%,其中銀行板塊整體跌幅超過7%。分析人士稱,受銀行間拆借利率和國債回購利率創歷史新高影響,一些銀行爆出錢荒現象,流動性緊張使得股市承壓,進而拖累國內期貨市場。
昨日期市跌多漲少,僅交投清淡的燃料油及少數農產品期貨表現抗跌,橡膠主力重挫2.56%領跌商品期市,滬銅、滬銀主力跌逾2%,棕櫚油、菜粕、豆油等農產品合約跌幅均接近2%。市場人士預計,后市易跌難漲將是主旋律。
“錢荒”襲市
錢荒是怎么形成的?業內人士分析,從外部原因看,“美元回流”正成為趨勢,美聯儲上周四(6月20日)吹風“正在籌劃退出量化寬松(QE)的策略”,加上美國經濟復蘇數據向好,美國對全世界資本的吸引力增強,造成新興國家資金外流。
從內部因素看,國家外匯管理局5月5日發布的《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在6月底即將實施,迫于外幣納入貸存比考核的壓力,一些銀行可能已經提前開始買入美元補充外匯頭寸,以求達到監管標準,加劇了銀行間資金面緊張狀況。
而近期一些商業銀行違約事件的發生更是引起市場恐慌。從昨天國內期貨市場成交情況來看,螺紋鋼、玻璃、豆粕、棕櫚油、菜粕等10余個品種成交下滑,其中螺紋鋼期貨主力1310合約成交量下降129.8萬手,豆粕期貨主力1401合約下降68.3萬手。
國元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姜興春表示,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刺激了企業套期保值行為,因為企業的風險管理導致期貨市場保證金增加和流入,因此期貨市場并沒有“錢荒”,而是貨幣流通市場的錢荒導致股指大幅下跌,影響到商品聯動殺跌。
“股市大幅下跌背后,內憂外患加上不理性,市場殺跌步入高潮。內憂未來幾年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導致實體經濟復蘇困難;外患是QE推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面臨下跌風險。”姜興春說。
后市易跌難漲
錢荒意味著資金成本攀升。寶城期貨分析師程小勇表示,這可能迫使部分機構平倉,銀行業資產期限錯配和過度杠桿風險暴露,而央行又不注入流動性,銀行被迫去杠桿,這使得資金從風險資產撤離;資金成本攀升,在對金融市場沖擊之后,對實體企業利潤也會產生沖擊,導致企業去庫存壓力陡增。
格林期貨研發總監李永民認為,流動性緊縮導致企業籌資成本提高,企業生產規模收縮,延遲國內經濟復蘇進程,流動性緊縮導致利率提高,導致資金從證券市場轉向其他資金拆借市場,證券市場資金更加緊缺。
方俊峰表示,當前工業品市場主要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美聯儲退出QE政策提上議事日程,流動性緊張也會影響制造業從而間接影響制造業對工業品采購的積極性。當前外管局對融資交易查處力度的更加嚴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流動性緊張的局勢。
倫銅、滬銅昨日跌幅均超過2%。方俊峰說,對有色金屬整體處于易跌難漲的態勢中,金融屬性在美聯儲QE政策作用下轉向利空金屬市場,而消費層面一直是市場擔憂的重點,中國調結構的過程并未結束,且政府不愿意在投資方面更進一步,在這樣的背景下,易跌難漲成為主旋律。
業內人士稱,“錢荒”無疑利空商品期貨,主要是工業品期貨,未來貴金屬、有色金屬、鋼材、能源化工仍將繼續震蕩下跌;農產品雖然抗跌,但是有可能在系統性風險的壓力下,出現補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