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有煤企虧損嚴重 業內建議限制外來煤炭入渝
來源:工人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政府不出手救市,重慶煤企倒閉只是時間問題!”日前,重慶能源集團一負責人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斍,受國際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影響,全國煤炭行業步入寒冬。而在煤炭資源稟賦…
“如果政府不出手救市,重慶煤企倒閉只是時間問題!”日前,重慶能源集團一負責人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當前,受國際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影響,全國煤炭行業步入寒冬。而在煤炭資源稟賦較差的重慶,國有煤企普遍虧損嚴重,甚至瀕臨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危險。
統計顯示,2010年,重慶市能源消費總量達到7117.41萬噸標準煤,而2011年,該市煤炭產量僅有6224.50萬噸標準煤。也就是說,有近1000萬噸標準煤的缺口。
重慶能源集團一負責人告訴記者,2012年以來,重慶經濟發展放緩,煤炭需求逐步減少,而該市原煤年產量基本維持在2011年的水平,兩相沖抵,供需剛好平衡。那么,重慶煤企為何還面臨困境?
重慶能源集團韋家溝煤礦礦長告訴記者,由于重慶大多數煤礦屬于極薄煤層礦井,煤層厚度一般在0.4米~0.8米之間,造成采掘機械化程度不高、用人多、投入高、產量低,效益普遍低下!绊f家溝煤礦用人數量按產量計算是北方煤礦的30倍~50倍,用人成本也在30倍左右!
據介紹,像韋家溝這樣的煤礦,目前原煤噸煤成本就高達500元,按照50%的洗精煤計算,加上洗煤和運輸成本,每噸洗精煤的成本就高達1100多元,按照目前銷售給冶金企業的價格,每銷售一噸洗精煤永榮公司就要虧損200多元。今年上半年,永榮礦業公司累計虧損高達8000多萬元。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疆、山西、內蒙古等地區的煤炭大舉南下涌入重慶,這些煤炭雖然經過長途跋涉,但由于產量高、成本低,還是能以比重慶當地原煤每噸低50元的價格銷售,并且有賺頭。
據悉,重慶市外經貿集團還將從印尼大量進口煤炭。這對當地煤炭企業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重慶能源集團下屬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前幾年,煤炭供不應求,重慶市政府為確保煤炭不外流到其他省市,采取了一系列限制煤炭出渝的政策和措施,大大擠壓了重慶煤炭企業的利潤空間。
企業呼吁政府救市的呼聲高漲。除了建議對需求量小、庫存量大的煤種實行限產外,有業內人士呼吁盡量減免企業承擔的各種稅費,并由政府出面清理“多角債”。還有人建議,要像當年限制煤炭出渝那樣限制外來煤炭入渝,以避免煤炭價格因庫存持續增加而進一步下滑。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若政府干預過多,還是有違背市場經濟規律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