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河北鋼鐵行業PMI創六個月來最高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7月份河北省鋼鐵行業PMI為49.9%,環比增長6.5個百分點,雖然連續六個月收縮,但7月份創出六個月來最高水平,河北省鋼鐵行業較前期略有好轉。從各分項指數看,…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7月份河北省鋼鐵行業PMI為49.9%,環比增長6.5個百分點,雖然連續六個月收縮,但7月份創出六個月來最高水平,河北省鋼鐵行業較前期略有好轉。
從各分項指數看,7月份的新訂單指數為54.8%,環比增長14.8個百分點,盡管目前處于季節性需求淡季,但隨著市場價格反彈,貿易商和終端用戶的補庫需求帶動了鋼廠訂單增加。近期披露的宏觀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不足。6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9%,較5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為年內最低水平。1-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0.1%,連續第五個月放緩。1-6月份的房地產投資增速為20.3%,連續兩個月放緩,不過新開工面積增速升至3.8%,表明房地產行業的鋼鐵需求較前期略有好轉。
7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5.5%,環比增長4.5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收縮,但收縮力度明顯下降。國外需求正趨于穩定,發展中國家需求保持增長,歐洲主要國家經濟出現觸底跡象,后期出口有望好轉。
7月份的產出指數為48.9%,環比增長個7.2百分點,減產力度下降。7月份成品材庫存指數為33.7%,在訂單增加和減產的合力下,鋼廠庫存下降明顯,7月份河北鋼企的資金周轉情況應該較前期有所好轉。
7月份的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4.3%,連續八個月下降,但下降趨勢明顯放緩,這也印證了鋼廠資金壓力的確有所緩解。從原料采購來源看,7月份從國內采購礦石有所增長,而進口礦的采購量繼續下降,這可能是由于近期進口礦的上漲幅度大于國產礦。
7月份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上漲,鋼廠的盈利能力有所好轉,但宏觀格局并未發生轉變,市場風險猶存,目前鋼廠仍然需要控制產量,盲目擴大生產可能會適得其反。
項目 | 7月 | 6月 | 趨勢 | 連續月數 |
PMI | 49.9 | 43.4 | 收縮 | 7 |
新訂單 | 54.8 | 40.0 | 增加 | 1 |
積壓訂單 | 35.1 | 33.8 | 下降 | 13 |
出廠價格 | 59.3 | 20.7 | 上漲 | 1 |
新出口訂單 | 45.5 | 40.9 | 下降 | 5 |
產出 | 48.9 | 41.7 | 下降 | 2 |
成品材庫存 | 33.7 | 46.3 | 下降 | 3 |
雇員 | 46.6 | 45.2 | 減少 | 5 |
供應商配送時間 | 50.0 | 42.4 | 持平 | 1 |
原材料庫存 | 44.3 | 33.3 | 下降 | 8 |
原料采購價 | 61.4 | 20.2 | 上漲 | 1 |
國內原料采購量 | 53.4 | 42.9 | 上升 | 1 |
國外原料采購量 | 41.2 | 33.3 | 下降 | 6 |
說明:指數大于50代表擴張或增加或上升或上漲,小于50相反,等于50代表持平 |
專家觀點:
對于7月份河北省鋼鐵行業PMI數據,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大勇認為,數據顯示,河北省鋼鐵行業PMI觸底反彈。在鋼鐵業的傳統淡季7月,鋼材與鐵礦石價格卻雙雙呈現逆勢上漲行情,且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大于鋼價上漲幅度。鋼市出現淡季不淡現象,市場整體氛圍趨于活躍,成本支撐、市場心態向好,對鋼價走勢形成較強支撐。但在宏觀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的前提下,鋼價繼續上行動力不足。近期鋼廠獲利,主要是因為當前鋼價上漲,而原料是前期低價買進,存在利潤空間,這或使得鋼廠繼續大量生產,然而若沒有市場需求的支持,鋼價后市或再次下行,低位震蕩波動是其基本表現形式。
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總體框架下,我國經濟增長將告別高速時代。國務院近期在“穩增長”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棚戶區改造、貿易便利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等。這些政策的落實,有利于緩解鋼鐵供求矛盾。當前宏觀政策面仍將維持溫和平穩狀態,市場利好居多,8月作為過渡季,終端采購或將開始有所動作。
鋼鐵工業應該以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和大氣污染防治為突破口,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步伐。今年以來,中央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已下達了遏制擴張的硬任務。這充分反映了政府在對待產能過剩和環保問題上的決心。隨著組合拳的不斷打出,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步伐。
從企業層面看,鋼鐵企業要高度關注現金流、償債能力等資金狀況,把有限資金更多地用到產品升級、節能環保等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方面;更多地關注下游用鋼需求的轉型升級,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適應能力和企業的盈利能力;更認真研究市場發展趨勢,嚴格根據市場需求和訂單狀況組織生產,自覺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避免低價惡性競爭;更嚴格的控制成本,實施“挖潛增效”手段。“挖潛增效”是目前企業控制生產成本的主要手段,在降低原材料消耗、能耗和人力成本上下功夫,同時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增加經濟收入;要認真研究合理利用期貨及鐵礦石掉期的金融市場,達到企業規避經營風險,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目的。總之要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減速提質,積極有為,創新發展。
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在政策預期升溫、環保限產以及庫存快速下降等因素推動下,7月份鋼材市場迎來久違的反彈行情,鋼廠經營壓力有所緩解。但是應清醒看到,下半年宏觀政策以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為主基調,進一步出臺刺激投資、刺激經濟增長的可能性甚小,這預示市場的政策底雖然確立,但是上漲空間仍然有限。在供應壓力沉重、需求復蘇乏力大環境下,下半市場可能以觸底反彈——回落——再反彈的窄幅波動的方式運行。預計未來相當長的時期里,鋼鐵行業將繼續處于微利經營的困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