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鋼鐵產能將被“砍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中央高層強調,要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從淘汰落后產能上升到這一層面,能窺測出其復雜性和艱巨性。 昨日(7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從中國鋼…
日前,中央高層強調,要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從淘汰落后產能上升到這一層面,能窺測出其復雜性和艱巨性。
昨日(7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得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起草和制定的化解五大行業產能過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正在征求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意見。該方案是淘汰落后產能組合拳中的一個過渡政策,意在控制新增產能,目前尚未形成可操作細則。
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方案標準較高,一旦配合出臺實施細則,定會對鋼鐵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和結構調整產生有力度的影響。由于涉及多部委和地方政府,方案從達成一致到形成細則,再到實現預期效果,過程會“痛苦而艱巨”,時間會很漫長。
摁住新增和在建違規產能一個月前,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牽頭起草和制定的化解五大行業產能過剩方案傳到中鋼協,向行業協會征詢意見。
據了解,該方案將重點解決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和造船五大行業產能過剩,通過設定準入標準,利用市場機制淘汰落后產能,使行業產能利用率達80%。
張長富表示,“方案只是草案,比較粗,內容涉及新建在建項目,對環保、土地、銀行信貸等多方面有要求。如果形成可操作的文件,對淘汰落后產能肯定有力度。”
這樣的“力度”從信貸標準可見一斑。一位看過該方案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方案標準較高,如果嚴格執行“一刀切”的話,全國9.7億噸的鋼鐵產能,4億噸將被切掉。
以信貸為例,方案對未經國家發改委審核備案的新項目要求停止貸款。此外,對在建違規項目也要停貸。其中,6月份被叫停處罰的廊坊文安縣新鋼鋼鐵公司、安次區洸遠金屬制品公司就是在建違規項目的典例。
“方案主要是在增量上做文章。”上述業內人士稱。記者了解到,此前,國家發改委曾起草了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文件,要上報國務院,但一直未獲批,還在征求意見中。因此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就起草了該方案,作為過渡和逐步實施的政策,先把新增產能控制住,然后再調存量。
存量產能有保有壓如果嚴格按照該方案的規定,不合格的企業有很多。上述人士稱,未在國家發改委審核備案而在建的項目產能達4億噸,占全國9.7億噸鋼鐵產能的40%多。要是搞“一刀切”,4億噸產能將被削掉,這勢必推高鋼價,同時地方政府的稅收、就業、銀行收益將受到連鎖沖擊。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為了避免造成大的震蕩,對于未在國家發改委獲批但以前開工、已在生產的企業,政策將實行有保有壓。
銀行通過調查發現,如果企業還有效益,市場和產品都還可以,雖然暫時虧損、但不屬于淘汰落后之列的,還是給予支持;如果未批先建的企業在淘汰之列,比如治污不達標、土地不合格等,銀行就要逐步停貸。
“畢竟鋼鐵行業是連續生產型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是某些地方政府的經濟支柱,經濟也需要保增長。”上述業內人士稱。
在穩增長和淘汰落后產能之間如何平衡,也正是該方案遲遲未落地的原因。
張長富表示,當初方案緊鑼密鼓地制定,但現在離開始征詢時間已過去一個多月了,還沒出臺。他得到的答復是因為化解產能過剩是一件復雜的事,涉及政府多個部門,所以方案還在征求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見。
“這只是個方案,還不是可操作細則,大家還在統一認識、共同行動的過程中。要真正達到預期效果,恐怕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從方案細則出臺落實到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能會有一個痛苦和艱巨的過程。”張長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