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董事長:鋼鐵業僅是輕度產能過剩 不要妖魔化
來源:網易財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針對鋼鐵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業界這些年一直爭論不斷。日前,新任中鋼協協會會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一次公開場合提出,鋼鐵行業現在處于輕度過剩狀態,外界不要妖魔化鋼鐵業產…
針對鋼鐵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業界這些年一直爭論不斷。日前,新任中鋼協協會會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一次公開場合提出,鋼鐵行業現在處于輕度過剩狀態,外界不要妖魔化鋼鐵業產能過剩問題。
在8月3日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四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徐樂江公開提出,“產能過剩是包括鋼鐵在內中國制造業面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鋼鐵行業尤為典型,并被認為是目前行業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我個人感覺有必要澄清一些認識和觀點,不要妖魔化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現在僅是輕度產能過剩”
在徐樂江看來,如果按照產能利用率來劃分的話,中國的鋼鐵業規模龐大,回旋余地大,所以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80%就應該認為是產能充分利用了。
徐樂江表示,如果以此為標準,那么在2006年前中國就不存在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2006年以后直到現在,中國鋼鐵業也只是輕度產能過剩,“我認為75%-80%之間的產能利用率為輕度產能過剩,70%-75%之間為中度產能過剩,而低于70%就是嚴重的產能過剩。”
關于是否妖魔化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有要求匿名的鋼鐵業專家也表示,徐樂江的表態有一定道理,現在確實存在過分夸大鋼鐵業產能過剩的現象。不過對于產能利用率與產能過剩之間關系的分析,這位專家表示,現在的鋼鐵業產能利用率在70%-75%之間,所以可以確定為產能過剩在輕度和中度之間。
分析師對此指出,計算產能利用率關鍵是選擇什么樣的產能基數,現在業界是存在好幾個版本的,如果按照去年上報工信部的9.76億噸煉鋼產能計算,確實在70%左右。
“嚴重過剩將在十三五到來”
徐樂江提出,中國鋼鐵嚴重產能過剩時代預計將在“十三五”期間到來。他認為,我國目前鋼鐵需求盡管增長率明顯下降,但還未出現負增長,產量峰值還未到來,“但我估計這個拐點和峰值為期不遠,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徐樂江所指的峰值也就是產能利用率低于60%的極端狀態。
對于上述觀點,業界也有不同看法。上述匿名專家認為,應該是十三五末期,也就是2020年前后,但是產能利用率低于60%的判斷“相對悲觀一些”。分析師則表示,未來鋼鐵業的拐點甚至在十二五這幾年就會來到,自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鋼鐵業無論是產品價格還是利潤數字等都出現了根本性轉變,可以明確鋼鐵業是進入了調整期。
“現在不能確定的是,這個調整期的長度和深度,主要影響因素一是市場倒逼,二是政府政策力度,比如更嚴格的環保政策的出臺等等,這些都是變量”,分析師表示。
“產能過剩是行業成熟標志”
徐樂江認為,要擯棄妖魔化傾向,看到產能過剩現實的積極意義:首先,產能過剩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期的標志;適度的產能過剩有利于行業的充分競爭;不能將產量過剩等同于產能過剩。“對中國鋼鐵業的總體產能過剩沒有疑義,但不能認為中國鋼鐵業所有品種的產能都過剩,這是混淆了產量過剩與產能過剩的不同概念,極易誤導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徐樂江說。
徐樂江建議,應該通過放開鋼鐵行業準入的行政審批限制、建立并完善鋼鐵資本退出的交易平臺和鼓勵市場化的減量并購重組等手段,化解產能過剩問題。
上述匿名的鋼鐵業專家指出,其實現在化解產能過剩沒有更好的辦法,用行政方式干預的整治是無法實現行業轉變的,但是政府之手又總是閑不住,實際上,還是應該依靠市場機制來解決,但是這必然導致一些企業出現破產、倒逼等,此時企業和地方政府又誰都不愿意承受這個痛苦,所以治理產能過剩更多變成了一種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