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營鋼企成鋼鐵業減產風暴主角
來源:北京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眼看“賣一噸鋼的利潤買不了一根冰棍”,產能過剩這一鋼鐵業頑疾讓人無法繼續忽視。日前,中鋼協透露政府抑制產能過剩的政策已在征求意見中。一場抑制產能風暴即將在行業中刮起。業內普遍認…
眼看“賣一噸鋼的利潤買不了一根冰棍”,產能過剩這一鋼鐵業頑疾讓人無法繼續忽視。日前,中鋼協透露政府抑制產能過剩的政策已在征求意見中。一場抑制產能風暴即將在行業中刮起。業內普遍認為,通過提高環保要求壓縮民營鋼企數量將成減產重點,不少中小鋼企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倒下或被迫離場。
減產風暴即將刮起。“上半年,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力度加大,鋼材需求增長有所放緩,而國內粗鋼產量大幅增長,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沒有改變,企業經營十分困難,經濟效益甚微。”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這樣描述鋼鐵業的近況。其中,產能過剩無疑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阻礙。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38987萬噸和5169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4%和10.2%,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5.6個和4.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6月末鋼材庫存為131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2.5萬噸,增長1.75%。
“越虧越產、越產越虧”似乎成為鋼鐵業難以逃離的怪圈。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2.67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0.13%,在全國工業行業中最低,虧損面為40.7%。
民營企業將承受重壓為了讓鋼鐵行業卸下產能大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手制定了化解包括鋼鐵在內的五大行業產能過剩方案。“這個方案已在征求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意見,就在一個月前,中鋼協看到了該方案并提出了意見。”張長富透露。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方案將提升包括環保等多項指標門檻,將讓原本“輕裝上陣”的中小鋼企如鯁在喉。在面對環保重拳之下,中小型鋼企由于環保設備缺失、環保技術不足等劣勢,將面臨最直接的打擊;相對而言,大中型鋼企由于長期以來的正規化發展,在環保投入、技術升級研發方面具有先天優勢,此刻,正規軍和民兵團的巨大差異就顯現出來。毫無疑問,在原本就盈利低下甚至虧損的當前,中小型鋼企對環保的巨額投入簡直是癡心妄想。
無獨有偶,產鋼大省河北也傳出消息,為解決過剩產能以及環保等問題,省內80余家民營鋼企將被合并、淘汰至十余家。這更進一步佐證,民營鋼企將成為減產風暴的主要目標。
退出機制亟待建立不過,多位業內專家對拿民營鋼廠開刀的做法尚存質疑。他們認為,一關了之雖然見效快,但即使一家規模普通的鋼鐵企業,算上在職職工和家屬也有萬人,職工的安置和企業銀行貸款是大問題。
中鋼協也呼吁,希望鋼鐵行業有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貸款處理、人員安置、善后工作等相關問題要有相關配套政策,退出也不要造成政治上經濟上大的波動,付出慘痛代價,盡可能把退出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張長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