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布子疑云 鋼鐵業艱辛調整的注腳
來源: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重組日照鋼鐵不成,山東鋼鐵借其鋼鐵精品基地落戶日照,與日照鋼鐵隔河而立。在產能過剩背景下,山東鋼鐵布子棋局引來民企、國企和地方政府三方激烈博弈。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鋼)終…
重組日照鋼鐵不成,山東鋼鐵借其鋼鐵精品基地落戶日照,與日照鋼鐵隔河而立。在產能過剩背景下,山東鋼鐵布子棋局引來民企、國企和地方政府三方激烈博弈。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鋼)終于將鋼鐵主戰場,從濟南移到了覬覦5年之久的日照。
6月28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奠基儀式上,山東省、日照市以及山鋼領導擊掌歡慶,共同見證了這份送給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日鋼)的“成立十周年大禮”。
日鋼與山鋼鼎足而立,如同一條小馬路上開的兩家大型超市。在一位日照當地人眼里,這份“大禮”頗具敵意——與其說是建廠禮物,倒不如說是更具挑戰意味的戰書。
面對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不速之客,僅一河之隔的東道主日鋼似乎并不畏懼。曾經備受爭議的兼并重組案在政府主導下一波三折,早已沒了下文。此番相關部門借助山鋼之力,通過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向日鋼二次開火。
奠基儀式兩個月后,《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來到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現場。沒有工程設備的轟鳴操作聲,也沒有施工人員的嘈雜交流聲。當地人證實,除了有幾個人在村里打井勘探外,其他工作幾乎毫無進展,“只是圈了一塊地”。
這并不意外。有了首鋼曹妃甸港的失敗教訓,山鋼自然處處小心謹慎,項目進程緩慢也在情理之中。相比寶鋼湛江港和武鋼防城港兩大鋼鐵基地,山鋼2012年賬面虧損38億元的財務報表,讓山鋼在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上顯得捉襟見肘。
曾經的激情遭遇滑鐵盧,山鋼的“日照溫度”已降至冰點。演出已偏離劇本太遠。
為了在日照建設一個像樣的大型鋼鐵基地,山東省政府煞費苦心,甚至不惜親自出馬拿著批文多次飛往北京,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早日獲得國家批復并盡早建成投產。如今,在產能減量發展的承諾下,山東省的“鋼鐵藍圖”已經初具雛形。但是,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打著“產能置換”的口號開工后,卻又不斷遭受“產能置換能否有效實施”的多方質疑。
不可否認,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建設必然對日照乃至山東省帶來深遠影響——這是一出民企、國企和地方政府之間上演的三方博弈的大棋局。而鋼鐵產能逆市而上的結果,或將成為山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枚苦果。
英雄末路
2003年,日鋼董事長杜雙華(1987年開始從事鋼鐵制造,2003年其與山東萊鋼合資創辦了日鋼)入駐海濱城市日照,這個城市的命運,也由“一個鋼鐵精品基地的規劃和誕生”而一朝改變。
深水港碼頭、堅硬的地質構造、頗為豐富的水資源、較低的物流運輸成本,日照具有建設大型鋼鐵基地的優良基因,外加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日照一度成為寶鋼的候選廠址,還曾成為首鋼搬遷的選項之一。
這與山東省一直想在日照建立個大型鋼鐵基地的初衷不謀而合。憑借天然條件和地理因素,雖然濟鋼、萊鋼、青鋼等多家省內鋼鐵企業前來日照考察,卻遲遲沒有企業下定決心。當杜雙華決定在日照建設鋼鐵企業時,已經有多家國字號、省字號的鋼鐵企業在日照考察了數年。
“國企缺乏戰略眼光,前怕狼后怕虎,決策緩慢,錯過了很多機會!币晃恢槿耸扛嬖V《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萊鋼和濟鋼并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杜雙華找過他們談合作,但其中一個以合作不愉快而告終,另一個還沒合作就宣告放棄。
日鋼的到來,讓當地不少村莊都變成了日鋼員工的后花園,飯店、理發店、賓館、銀行也如雨后春筍般大規模發展起來。
180天出鋼,杜雙華的成功可以說是用秒表掐出來的。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日照市政府的“特殊關愛”,連杜雙華自己也承認這點。
但山東省政府的態度在2007年急轉直下。當年,山東省政府下發文件,要求日鋼將總產能控制在500萬噸以內。國家環保局曾緊急叫停日鋼一個500萬噸的生產項目,山東省政府并沒有出面協調。
2008年11月5日,在山東省政府的主導下,山鋼與日鋼分別簽訂了重組意向書和盡職調查方案,由山鋼重組日鋼。2009年9月6日,山鋼與日鋼簽署重組合作協議。
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透露,山鋼成立的核心思想就是為了在日照建立鋼鐵精品基地。由于當時國家不會批準新上產能,因此只能在山鋼重組日鋼的前提下,淘汰日鋼現有產能,通過產能等量置換的方式來建。
很顯然,政府不會讓日鋼一枝獨大。該人士告訴記者,為了讓日鋼加快重組,山東省方面甚至施壓讓銀行斷貸,逼迫日鋼被山鋼重組。
面對山鋼的步步緊逼,行至英雄末路的杜雙華有些無奈。“坦白講,單純的重組我是不情愿的,誰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基業讓別人來管理。但是要建設精品鋼基地,必須實施重組,我有這個自知之明!倍烹p華曾無奈表示。
困獸猶斗
雖然被招安,但不服輸的杜雙華并沒放棄抵抗。
接下來的故事早已被各大媒體見諸報端:山鋼重組日鋼的工作啟動多年,其間方案幾番變動,從入股合作山鋼占大股權,到山鋼買斷日鋼資產,一次次的資產評估,一次次地推遲延誤。
“重組的事情基本擱淺了,山鋼也沒了信心和耐心!庇浾邚亩辔恢槿耸刻幜私獾剑瑫r隔多年的重組拉鋸戰很可能沒了下文。雖然很多日鋼員工因國企身份,均表達了愿意被重組的愿望,但杜雙華的態度尤為關鍵。
山鋼萬萬沒料到重組困難如此之大。在山鋼重組日鋼伊始,原以為勝券在握的山東省政府借著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東風,于2009年向國家上報了《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其中方案的核心就是在兼并日鋼的基礎上建立日照鋼鐵精品基地。
但杜雙華的不斷抗爭,讓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走上了一條難產之路。相關部門一方面考慮到日照已經有個千萬噸級別的鋼廠,另一方面是擔心新基地建設能否實現產能有效置換而不新增產能。
為了打消外界顧慮,山東省政府隨后又出臺了《山東省鋼鐵產業淘汰壓縮落后產能實施方案》,但這個方案仍然沒有敲開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之門,畢竟2000多萬噸的產能壓縮量實施起來可謂困難重重。
方案審批一拖再拖,鋼鐵行業也開始走下坡路。這讓山鋼有些坐不住了,他們甚至經常找人從相關部門打探消息。
經過多輪博弈,山鋼主導編制的精品基地規劃幾易其稿。在山東省政府層層努力下,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終于迎來曙光。今年4月25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
但是,時任山鋼集團董事長的鄒仲琛卻錯過了這一歷史時刻,就在項目獲批前一個月,他向公司董事會遞交了辭職報告。
鄒仲琛于2008年山鋼成立之初便接過帥印,肩負起一系列兼并重組和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的重任。他曾表示,日照精品鋼基地規劃建設,不僅僅是一個鋼鐵項目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產業、關系山東經濟發展大局的戰略任務,也是推動山東乃至全國鋼鐵產業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重大示范項目。
遺憾的是,鄒仲琛在任的5年始終未能完成山鋼重組日鋼的設想,而山鋼另一大核心項目日照精品鋼鐵基地也未能如期開工建設。
杜雙華和鄒仲琛的5年較量以后者的離席告終。杜雙華雖然頑強地將重組懸念留到了最后,但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卻被山鋼收入囊中。
隨著山鋼的到來,僅一河之隔的日鋼迎來了體量更加龐大的競爭對手。如同楚河漢界兩旁的對陣勢力,兩個千萬噸級的鋼廠都在謹慎布局,生怕因一步錯棋導致滿盤皆輸。
新主人之爭一觸即發。雖然結局還很難預料,但從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推進緩慢的事實中可以推斷,肩負著結構調整重任的山鋼如同沖鋒在如履薄冰的戰場,向前半步實屬艱難。
2009年方案上報,2011年國家批復,2013年項目開工,山東省政府通過4年奔波,終于如愿拿到了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一紙批文。但時過境遷,這結果對目前處境困難的山鋼掌門人任浩來說,也許根本就高興不起來。
激進罰單
從靈光乍現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合并濟鋼和萊鋼到組成山東鋼鐵集團、從發展魯南經濟帶到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層層推進的每一步,背后都有政府積極推動的身影。
“早有人看上日照這塊地方了,為了使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盡早獲批,山東省甚至向相關部委主動提出將其作為全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試點!鄙鲜鲋槿耸扛嬖V記者。
2010年3月10日,在北京會議中心,一份《關于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的建議》由14名駐魯政協委員聯合簽名,提交至全國政協。
由于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的形勢較為復雜,幾部委在幾經考慮后,也順應了山東省的請求。2011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山東成為中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唯一的試點省份。
“當時好多企業老總都不知道方案是什么內容,都想看看,但省政府直接就上報了!币患疑綎|省鋼鐵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為了加快進度,并不太在意當地企業的感受。
“山東省鋼鐵自身產能供應還遠遠不足,整體產品質量和裝備水平也不高,因此一直想建個好一點的大鋼廠。”在一位山東省鋼鐵專家眼里,結構調整方案的獲批意味著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大躍進的開始。
兩個月后,在一次山東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山東方面高調宣布2012年將啟動日照精品鋼基地建設。但一年后,基地建設仍未能如期啟動。2012年最后一天,醞釀已久的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時間表再次出爐。當時甚至還未拿到環評手續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手續,山東方面就召開了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動員開工會議。
作為山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最終目標,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在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的同時,還要求山東省政府拿出各方可以接受的重組日鋼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壓縮山東省現有鋼鐵產能。
重組日鋼擱淺,精品基地的建設只能先通過壓縮濟鋼和萊鋼的產能來推進。一位濟鋼管理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為了完成淘汰和壓縮產能的任務,力爭讓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早日建成投產,濟鋼產能已從1100多萬噸減至目前的700萬噸。
“產能減了,錢也沒了!边@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濟鋼去年因淘汰和壓縮產能增加的成本在10億元左右,表面看起來是好事,實際成本壓力非常大。被淘汰的小高爐生產成本非常低,鋼材還能贏利,現在使用大高爐,不但投資大、折舊率高,而且爐料質量要求也非常高,使得生產成本隨之大幅增加,濟鋼在這方面至少虧了5億多元。同時,淘汰和壓縮產能帶來的人員安置問題,也帶來8億元的資金消耗。
和濟鋼同病相憐的還有萊鋼。萊鋼一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萊鋼還沒開始大量壓縮產能就已經出現虧損,這壓產方案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報上去了。”除了省內其他企業,就連山鋼旗下的濟鋼和萊鋼也對這個著急的方案多了幾分抱怨。
2011年贏利20多億元,2012年卻虧損30多億元,經營狀況180度大轉彎,讓山鋼在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上有些力不從心。
行政壓力和經營不善壓力,雙雙襲向山鋼。
曹妃甸第二?
前車之鑒擺在面前,山鋼的謹慎不無道理。如果急于建成投產,日照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曹妃甸。
曾經轟動一時的曹妃甸項目,是首鋼搬遷出北京之后的沿海鋼鐵新基地,也是我國“十一五”期間列入《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河北曹妃甸、廣東湛江、廣西防城、山東日照四大新建鋼鐵基地之一,設計產品為高端板材。然而,由于行業形勢迅速惡化,板材市場拓展也不盡如人意,加之銀行債務負擔過重,至今首鋼曹妃甸項目已經虧損超過百億元。
投產即虧損。首鋼的生不逢時,讓行業“大佬”寶鋼和武鋼感到分外憂慮。如今,已獲批一年多之久的湛江港和防城港兩大鋼鐵基地仍沒有進行大面積開工。甚至不斷有消息傳出,因開工預期不明,湛江鋼鐵項目已有多個配套企業退出。
“無論是在技術和產品上,還是人才和管理上,山鋼和寶鋼、武鋼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還不如虧損的首鋼!倍辔粯I內人士對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前景表示不樂觀,這讓本來就處于資金困局的山鋼雪上加霜。
據了解,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設計年產鐵810萬噸、鋼850萬噸、鋼材790萬噸,建設投資總額為567.4億元。其產品市場定位為適應海洋工程、汽車工業、家用電器工業、造船業等需求的高端板材。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目前已經出現板材產能過剩的苗頭。而規劃中的湛江港項目、防城港項目、日照港項目等沿海鋼鐵基地項目的主打產品仍都是板材,雖然有利于改變部分區域目前的供給相對不足的狀況,但是對于全國一盤棋的布局來說,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板材產能過剩的壓力。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未來高端板材的同質化競爭是存在的。雖然每個項目在規劃的時候都希望達到中高端水平,但每個鋼廠的工藝技術水平有差距,最終能否實現高端化還有待商榷。
一位分析師對記者坦言:“山鋼過去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產品技術水平偏弱,其中冷軋系列的產能占比很少,想借機扭轉產品結構、打出高端品牌,恐怕很難!
“如今,鋼鐵企業利用存量,在沒什么財務費用并且不負債的情況下都很難掙到錢。新廠投產后,每生產一噸鋼再加上固定成本,會讓企業很難受!敝袊鴩H工程咨詢公司冶金建材發展部副主任陳子琦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新建的鋼鐵項目在初期難免會有磕碰,該階段通常會出現虧損,若新建項目投產遭遇行業景氣低谷,項目運行初期的虧損程度將被放大。
雖然日照鋼鐵精品基地850萬噸的獲批規模與山鋼當初的規劃相差甚遠,但如果未來行業景氣度及山鋼贏利狀況仍不能出現實質性好轉,日照項目建設進度或將受到影響,并且基地建成后的贏利前景也十分堪憂。
首鋼用3年多時間走過虧損之路,如果山鋼不吸取經驗教訓,恐怕要用更長的時間重蹈覆轍。
產能之謎
讓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飽受詬病的不單單是贏利問題,產能問題也備受外界關注。
“這個項目現在不好說,按照規劃,日鋼需要壓縮大量產能。新基地建起來,原來的產能能不能淘汰,還有沒有其他新建的產能?山東省鋼鐵產能到底是多少,控制在5000萬噸能實現嗎?”自從項目奠基以來,質疑聲從四面八方不斷傳來。
“2015年將山東省鋼鐵產能控制在5000萬噸很困難,其中最頭疼的就是日鋼!鄙綎|省經信委一位工作人員說。按照國務院關于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的批復要求,到“十二五”末,山東省將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111萬噸、煉鋼產能2257萬噸,全省鋼鐵總產能控制在5000萬噸以下。其中,淘汰日鋼煉鐵產能710萬噸、煉鋼產能594萬噸。
“目前山東省達到淘汰標準的產能基本都淘汰完了,剩下的就是壓縮產能了。畢竟不屬于淘汰落后產能的范圍,讓誰拆誰都不愿意!边@位工作人員指著政府實施方案告訴記者,比如日鋼今年就要先壓縮300萬噸煉鐵產能和225萬噸煉鋼產能,但目前要拆掉的6座高爐和2座轉爐依然在生產運行。
“未按期完成淘汰壓縮產能任務的地區,將實行項目區域限批,暫停對該地區工業投資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日照市政府還與山東省相關部門簽署了承諾書。
記者隨前往日鋼了解情況。一輛輛標有日照鋼鐵醒目標志的大巴穿梭于市區主要街道來回接送員工、一座座高爐和轉爐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整個日鋼看上去秩序井然。
“我們沒受影響照常生產,產能也沒壓縮,去年生產了將近1300萬噸鋼。”一位日鋼員工告訴記者,“今年又招了4000多名大學生,聽說是為擴產在招兵買馬。有效益,誰愿意壓產啊,我工資都5000多元呢!
一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也認為,日鋼不應減產,也不會減產:“在同樣的環境下,為什么國有企業虧損,民營企業贏利?其中有個簡單的道理,同樣上一條生產線,國企花了2.3億元,民企只用8000萬元,出來的產品質量都差不多。憑什么讓贏利的民營企業壓縮產能?壓產能應該交給市場,而不是政府拿著壓縮產能‘大刀’到處砍!
“山東省政府出臺的淘汰壓縮落后產能實施方案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操作起來難度相當大!睆臉I內人士對該方案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在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上,政府有些著急,山鋼有些無奈,日鋼有些抵觸。那么,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究竟意味著什么?
對于日鋼而言,這是被重組前的挽歌,還是扭轉戰局的良機?對于山鋼而言,這是一塊肥美的蛋糕,還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對于政府而言,這是多年夙愿的實現,還是一個噩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