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臨近 三大期交所調整保證金標準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9月10日),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均發布公告,將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前上調保證金和漲跌停板。“雙節”加起來長達11天的休市期令期貨投資風險升級。業內人士稱,“交易所在每年中…
昨日(9月10日),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均發布公告,將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前上調保證金和漲跌停板。“雙節”加起來長達11天的休市期令期貨投資風險升級。業內人士稱,“交易所在每年中秋國慶都會上調保證金,這是為了防止因期貨的杠桿效應令投資者在節后承擔更大的持倉風險,盡可能減少爆倉、穿倉現象的發生。”
今年中秋節休假為9月19日-9月21日,但因9月22日為周日,故交易所休市時間應多加一天;國慶節依然為10月1日-10月7日七天,月內因節日休市就占到11天。
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在昨日不約而同發布了公告,稱將對節日期間旗下各期貨品種的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進行調整。
其中,上期所因“雙節”將兩度上調保證金比例。自2013年9月17日未出現單邊市,則當日收盤結算時起,旗下銅、鋁、鋅、黃金、白銀、天膠、燃料油的交易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幅度限制皆上調1%,螺紋鋼、鉛、線材期貨保持不變。
自2013年9月17日未出現單邊市,則鋅、螺紋鋼、線材、黃金、天膠、白銀期貨的交易保證金比例上調4%;鋁期貨的交易保證金比例上調5%;鉛、燃料油期貨的交易保證金比例上調3%,漲跌幅度限制皆上調1%;銅期貨交易最為活躍,交易保證金比例上調5%,漲跌幅度限制上調2%。
在10月8日開市后,自第一個未出現漲跌停板的交易日收盤結算時起,螺紋鋼、鉛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6%,漲跌幅度限制調整為4%;線材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恢復為7%,漲跌幅度限制調整為5%。其它品種則恢復至原有水平。
大商所則規定,9月17日(星期二)結算時起,旗下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玉米、豆油、棕櫚油、聚乙烯、聚氯乙烯、焦炭和焦煤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6%,漲跌停板幅度調整至5%;豆粕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8%,漲跌停板幅度調整至6%。中秋節后開市,自各品種持倉量最大的兩個合約未同時出現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第一個交易日結算時起,將恢復調整前水平。
9月27日(星期五)結算時起,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玉米、豆油、棕櫚油、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8%,漲跌停板幅度調整至6%;焦炭和焦煤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9%,漲跌停板幅度調整至7%;豆粕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1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至8%。國慶節后開市恢復。
鄭商所則自9月17日結算時起,選擇性地將旗下強麥、普麥、早秈稻、菜籽油、油菜籽和菜籽粕等6個品種的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至6%,中秋節后開市,自第一個未出現單邊市的交易日結算時起恢復。
9月27日結算時起,各品種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至10%,30日起各品種期貨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至6%。國慶節后開市恢復。
三大期貨交易所在長假前都針對各個品種作了相應的風控措施,尤其在一些平時交投活躍的品種上,其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幅較其它品種進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調。
業內人士認為,期間休市僅發生在國內,外盤并沒有中秋、“十•一”休假的傳統,而就期貨市場的定價話語權而言,國外顯然更有優勢,這就增加了長假持倉的風險,節日后國內期價跟隨外盤變動出現跳空可能性將增大,對于投資者而言風險也就相應增加。
9月17日-18日,美聯儲就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屆時,QE(量化寬松)規模是否將被削減、經濟預期如何受到全球矚目,并料影響外盤走勢。而在美聯儲次日發表決議聲明之際,國內已經進入中秋休市期,市場風險徒增。
有期貨公司人士在接受采訪時稱,“無論之前市場走勢如何,哪怕是呈單邊趨勢,一般來說,我們也會建議客戶撤出大部分資金,持倉20%以下過節,盡量防止大幅虧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