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超過4億噸鐵礦石可供交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國內期貨市場的另一重磅品種,鐵礦石期貨上市交易日期逐漸臨近,各項交易和交割制度也已經完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從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獲悉,鐵礦石期貨將市場主流…
作為國內期貨市場的另一重磅品種,鐵礦石期貨上市交易日期逐漸臨近,各項交易和交割制度也已經完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從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獲悉,鐵礦石期貨將市場主流礦納入交割體系,價格代表性強,可供交割品范圍大,超過4億噸的鐵礦石可供交割。鐵礦石的標準品的所有指標都規定了一個上限,保證買方接到貨物的品質可控。
此外,鐵礦石交割地設置在環渤海地區的連云港、日照、青島、天津、京唐港、曹妃甸六大港口,同時在唐山內陸、日照和連云港港口設置廠庫。基于六大港口相互之間的價差,各個交割地點不設置升貼水。
與美國和新加坡等已經上市的鐵礦石期貨合約相比,大商所鐵礦石期貨的實行實物交割和提貨單交割制度值得關注,即鐵礦石實行的是實物交割制度,具體交割方式為倉單交割(倉庫和廠庫)、提貨單交割并行。
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提貨單交割制度,大商所鐵礦石合約設計人員表示,對買方而言,提貨單交割方式可以在希望的地點接貨,從而大幅降低物流接貨成本。對賣方來講,相對傳統的倉單交割,由于提前申請交割,可以提前拿到貨款,從而節省了財務成本。
據了解,我國鐵礦石生產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西南三個地區,其中華北2012年原礦產量7.05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3.8%;河北、遼寧、四川、山西和內蒙古是我國前五大鐵礦生產省份,2012年五省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6.6%。
根據鐵礦石現貨貿易實際,將鐵礦石期貨的基準交割品定為鐵品位為62%的粉礦,鐵品位在60%以上的粉礦和精礦均可以替代交割,鐵品位、二氧化硅、氧化鋁、硫、磷含量等五個指標是主要升貼水指標,微量元素作為“限制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