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過剩產能 鋼鐵煤炭走勢分化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針對日前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市場人士認為,由于過剩產能的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短期影響更多停留于心理預期層面。在此影響下,鋼企逐步減產將使螺紋…
針對日前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市場人士認為,由于過剩產能的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短期影響更多停留于心理預期層面。在此影響下,鋼企逐步減產將使螺紋鋼供給下降,基本面供求矛盾出現緩和,期貨價格抗跌性增強。但鋼材減產也將使得焦煤焦炭的供應相對過剩,期貨價格存在下滑風險。而影響動力煤價格走勢的因素主要是寒冷天氣到來或引致的冬儲行情,但經濟復蘇勢頭漸緩及產能過剩將在中期內對動力煤造成調整壓力,抑制動力煤價格的走高。
日前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認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部分產業供過于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鋼鐵、電解鋁、船舶等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產能過剩呈加劇之勢。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勢必會加劇市場惡性競爭,造成行業虧損面擴大、企業職工失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能源資源瓶頸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直接危及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
光大期貨研究員呂肖華認為,鋼材、焦煤焦炭及玻璃等化工品有共同之處:在目前及預計的需求增速下,短期此類品種尚處于去庫存階段,價格很難走出大行情,“庫存周期”成為影響其價格的主要因素。而需求是庫存變化的驅動因素,當然一旦庫存處于極值狀態,則有可能成為價格的先前指標。
以鋼材為例,隨著遠期礦石市場價格的下跌,遠期價格必然下跌,但中短期價格卻受市場情緒的影響,其表現為庫存的變化。比如,短期來看,鋼材基本面一般,供應壓力大,需求不濟,但是在春節前一定有一波上漲行情,目前跌得越多,春節前漲幅越大。焦煤、焦炭與之類似,產能均嚴重過剩,預計這兩個品種都不會有較好表現。所以雖然遠期價格可能被資金帶動,但一旦期限價差過分拉大,則必然出現回歸。
呂肖華表示,近期,雖然國家出現政策控制過剩產能,但不甚樂觀,首先,產能調控需要時間和過程。以鋼材為例,屢次淘汰落后產能的結果是產能增長更快。地方和中央的態度不同,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邏輯不同,導致鋼材市場調控難度較大。其次,政府只要制定出完善的環保措施及相應的獎懲機制,把“淘汰”交給市場去做才真正可行。否則即便短期壓制部分產能,一旦政策松動,必會死灰復燃。
分析師李莉認為,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表達了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的決心,并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化解產能過剩提出了具體的定量指標和針對性措施,如提出要壓縮鋼鐵量8000萬噸。
但實際上,產能過剩已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常態,各行各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產能過剩現象。由于產能的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本次化解過剩產能中提出的針對鋼材的調控目標,或將在中長期內影響到相關商品品種的走勢。8000萬噸鋼材的逐步減產將使鋼材供給下降,基本面供求矛盾出現緩和,螺紋鋼抗跌性增強,價格持續下跌空間有限,或將進入弱勢盤整狀態;鋼材減產也將使得焦煤、焦炭的供應相對過剩,期貨價格存在下滑風險。
李莉還指出,相關文件中對鋼材去產能的時間要求及概念細節表述并不十分清晰,這就使得后續的執行力度存疑,短期影響更多停留于心理預期層面。同時鋼材過剩基數較大,短期內對螺紋鋼價格并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后期螺紋鋼及相關品種的走勢既要看相關去產能過剩措施具體的實施情況,也要視宏觀經濟的復蘇狀況尤其是房地產調控的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