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鋼出口遭美“雙反”調查被指傾銷幅度達15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下稱“雙反”)調查,從低端擴展至高端領域。據報道,美國商務部已于近日宣布,對從中國等7個國家進口的取向電工鋼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這項調查或致美國政…
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下稱“雙反”)調查,從低端擴展至高端領域。
據報道,美國商務部已于近日宣布,對從中國等7個國家進口的取向電工鋼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這項調查或致美國政府對七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這種鋼鐵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取向電工鋼又稱冷軋取向硅鋼,主要應用于各種類型變壓器、整流器、電抗器及大電機等產品。在國內,取向電工鋼的生產廠家主要有寶鋼集團、武鋼集團等少數企業,其中,取向電工鋼的生產銷售是武鋼集團的主營業務之一,武鋼股份(600005.SH)則是武鋼集團唯一生產取向電工鋼產品的企業。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說法,發起上述調查主要是回應美國AK鋼鐵有限公司、阿勒格尼技術公司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訴。這三家美國機構宣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取向電工鋼傾銷幅度高達159.24%,補貼幅度也超過2%,其他六國出口到美國的傾銷幅度也從38.54%到257.61%不等。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去年從中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金額為120萬美元,從其他六國進口的金額從510萬美元到3820萬美元不等。
根據相關程序,“雙反”調查展開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今年11月20日前后作出初步裁決。如果該委員會裁定從上述七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美國商務部將繼續調查,計劃分別于今年12月和明年3月就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作出初步裁決。
今年以來,鋼鐵業國際貿易摩擦事件不斷。今年1月,加拿大針對我國鍍鋅鋼絲和熱軋鋼板發起貿易救濟調查;2月,歐盟、美國和澳大利亞又發起三起對華無縫鋼管和熱軋鋼等產品的“雙反”調查。
昨日,分析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隨著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鋼鐵產品出口面臨較大困難,反傾銷便是各國政府慣用的手段之一,僅2012年中國鋼鐵業反傾銷案多達61起。
專家分析稱,與其他鋼鐵產品相比,中國的硅鋼整體出口量并不大,而且與鋼材市場大多數的品種關聯度不高,不會造成什么影響。根據海關對電工鋼板(帶)去年出口的統計,去年1到12月份,中國累計出口硅鋼約28萬噸,其中,無取向硅鋼24.5萬噸,取向硅鋼僅為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