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形勢取決于鋼企是否克制
來源:中國冶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市場基本面的情況看,明年鋼材價格將與今年持平或略高于今年,最終的決定權在鋼鐵企業手中。如果鋼鐵企業在生產安排上能夠更理性、更克制一些,明年的行業形勢將好于今年。”11月19日,…
“從市場基本面的情況看,明年鋼材價格將與今年持平或略高于今年,最終的決定權在鋼鐵企業手中。如果鋼鐵企業在生產安排上能夠更理性、更克制一些,明年的行業形勢將好于今年。”11月19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的冶金物流、市場及進出口、進口鐵礦石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上,鋼協副會長王曉齊這樣分析明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
明年鋼鐵供需增長比較平衡
“今年鋼鐵行業的效益不佳,主要是個別企業的不理性造成了產量增加和價格下滑。”王曉齊指出。
從需求看,今年下游需求較佳,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1月-9月份,全國累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49億噸,同比增長3735萬噸,增幅為7.3%。如果考慮鋼材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因素,并考慮庫存樣本所占比例,1月~9月份,全國粗鋼實際消費量約為5.4億噸,同比增加3193萬噸,增幅為6.3%。除造船行業外,房地產、機械、汽車、家電等行業均保持增長。
但是,產量增速要遠高于需求增速。1月-10月份,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4981萬噸,增幅為8.27%,高于實際需求增幅約2個百分點。“有40%的產量增量表現為凈出口量和鋼材庫存的增加。”王曉齊說。受產量大幅增長的影響,今年鋼材價格明顯低于去年。1月-9月份,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平均為103.9點,比去年同期的113.7點下降了9.8點,相當于噸鋼平均售價下降360元左右,導致全行業全年的銷售收入將下降2000多億元。“如果增產幅度低一些,那么全行業的效益不會是現在這種情況。”王曉齊說。
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鋼鐵企業應更加理智、更加克制。據王曉齊介紹,今年很多鋼鐵企業的粗鋼產量沒有增加,甚至有所減少,但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其中,一些企業已經從沒有邊際效益的品種不安排生產,上升到沒有毛利潤的品種不安排生產,下一步將考慮沒有凈利潤的品種不安排生產。“這樣的企業很理性、很克制,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王曉齊說。
王曉齊表示,從生產經營座談會反饋的信息來看,明年鋼鐵企業的計劃產量安排將比今年增長2%左右,大部分企業都不增產,部分企業還要減產,僅有少量企業因為新產能投產有一定增量。明年,鋼鐵實際需求增速預計為2%-3%,或略高一些,需求增長與產量增長基本平衡。
此外,明年的原材料價格也將保持下行趨勢。今年,全球鐵礦石供應能力增加了約9000萬噸,但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之后釋放,因此前三季度鐵礦石供求呈弱平衡狀態。明年,全球鐵礦石的供應能力預計將增加7000萬噸,且全年各時間段的增量比較均衡。“由此來看,鐵礦石的供給是比較充足的。”王曉齊說。截至10月中旬,全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達到7737萬噸,比最低點增加了約1000萬噸。王曉齊建議:“鋼鐵企業應該堅持低庫存戰略,避免因冬儲盲目增加庫存。當前的鐵礦石港口庫存量足以支撐鋼鐵企業安全過冬。”
“如果鋼鐵企業能保持理智、保持克制,明年鋼鐵行業的形勢將好于今年。”王曉齊說。
鋼鐵行業發展進入平臺區
王曉齊指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平臺區。
從需求來看,歷史數據顯示,我國鋼產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基本上呈正相關。除去個別年份由于投資在GDP增長中所占的比例較高,使得鋼產量GDP彈性系數大于1以外,其他年份的鋼產量GDP彈性系數都在1以下,平均為0.5左右。同時,單位GDP和單位投資的鋼材消耗強度均呈下降趨勢。目前,萬元GDP的鋼材消費量約為120千克,隨著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的加快,這一數字將很快下降到100千克以下。按照明年GDP增速約為7.3%測算,鋼材消費增速將低于4%。
王曉齊表示,2001年-2010年,我國共消費了38億噸鋼,建成房屋67億平方米,建設鐵路2.3萬公里,建設高速公路5.8萬公里、公路258萬公里,生產汽車7841萬輛,造船20554萬載重噸,生產冰箱37098萬臺、空調65505萬臺、洗衣機33489萬臺,制造發電機組裝機容量88832萬千瓦。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2011年-2020年,我國將大約消費73億噸鋼,這些鋼材顯然不能再按照過去10年的發展模式來消費掉。“鋼材需求增長已經明顯放緩甚至可能停止,調整結構將是必然趨勢。”王曉齊說。
從經濟環境來看,國內外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了0.2個百分點,降至3.6%。幾乎全球主要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期都有所下調。其中,美國將維持溫和復蘇,歐元區步入弱勢復蘇,日本增速將回落,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小幅提高,但仍存下行風險。我國經濟穩中趨弱,改革進入攻堅期。IMF預測,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3%。王曉齊表示:“無論是從長周期——技術周期、中周期——投資周期還是短周期——庫存周期來看,明年我國經濟都處于下行通道。經濟增速下降有利于給改革創造寬松的環境。因此,國家不會出臺更多的刺激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也不會改變。”
與此同時,鋼鐵行業已經進入化解產能期。數據顯示,1990年-2000年,鋼鐵行業投資400多億元,大約形成9000萬噸鋼的生產能力;2001年-2010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3萬億元,估算新增粗鋼產能6.2億噸-6.7億噸。按今年1月~9月份的投資數據推算,2011年-2013年,我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1.96萬億元,新增粗鋼產能3.5億噸~4億噸。即便考慮在此期間累計淘汰的1億噸左右落后產能,產能也明顯過剩。“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已經出臺,化解過剩產能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全行業的主要工作。”王曉齊說。
綜合來看,明年的鋼鐵需求仍將小幅增長,鋼材出口穩定或小幅增加,鐵礦石和煤炭供應逐步轉向寬松,價格存在下降空間。鋼材價格將與今年持平或小幅升高,但行業微利的情況仍然難以扭轉。“如果鋼廠能夠理性、克制地安排生產,多在品種質量、節能挖潛、加強管理等方面動腦筋,明年鋼鐵行業的效益會比今年更好些。”王曉齊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