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10天4創新高
來源:華爾街見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是美元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集體走高的一年,只有中國的貨幣是例外,扮演了抗“美”的“孤膽英雄”。人民幣對美元今年漲了將近2.5%,雖幅度不大,但已經連續第四年穩步上揚。不僅如此,進入…
今年是美元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集體走高的一年,只有中國的貨幣是例外,扮演了抗“美”的“孤膽英雄”。人民幣對美元今年漲了將近2.5%,雖幅度不大,但已經連續第四年穩步上揚。
不僅如此,進入12月,人民幣堅挺的表現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本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1114,再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本月10天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就已四次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華爾街日報指出,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是國內深化金融改革勢不可擋、預期經濟增長企穩。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改革銀行系統的方針,提出最終允許市場決定存款利率,不再由政府設定。隨之而來的是銀行間貸款利率和債券收益率雙雙上漲。
上月下旬,中國國債收益率率飆升至9年新高,債市再起“錢荒”擔憂。
進出口貿易和國內銀行購匯的數據體現出,在國內惜貸的環境下,企業和貿易商趁機將海外資金引入國內,有時就采用不法手段。人民幣走高在所難免。
一天前公布的中國11月貿易數據顯示,受出口同比大增12.7%和進口增長回落的影響,貿易順差創近五年新高。
上月中國央行公布,10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猛增4416億元,為連續第三個月正增長。
10月增長規模是9月新增規模的3.5倍,8月僅有273.2億元,6月和7月還分別減少412億元和244億元。為遏制異常外資流入,打擊虛假貿易融資,中國外管局上周末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但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這類措施過去效果有限。
報道指出,外管局上周末此舉意在表明,中國政府有信心讓經濟增長放緩,所以才選擇放任人民幣升值,并未干預。這應該是在向投資者發出信號。
最終,經濟增長減速可能就會逆轉資金流入的局面,導致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