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明年用地規模將實施總量控制和減量供應
來源:財經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土部網站消息,12月2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舉辦的“2013年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新聞通氣會消息,《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2013)》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土地政策…
國土部網站消息,12月2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舉辦的“2013年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新聞通氣會消息,《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2013)》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對未來的土地政策進行了推斷:
一、從基層吸取好的成功做法,上升為政策法律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應充分尊重地方和群眾首創精神,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及時上升為政策、制度和法律。當前我國多層次改革試點格局基本形成,國土資源部與相關省區市也聯合部署開展了多個領域的改革試點,形成了“全面探索、局部試點、封閉運行、結果可控”的試點運作模式,積累了豐富的試點經驗。今后會加強對地方實踐探索的總結提升,對其成功的做法上升為政策和法規,固化下來。
二、推進土地政策的區域化和地方化
國際經驗表明,發達國家土地政策大都是地方政策。土地政策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和地方性。未來土地政策改革的方向,應當按照資源稟賦、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制定區別對待的土地利用戰略和土地管理政策。
三、土地政策將更好地服務于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中國經濟結構正處在重大轉型期,土地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對引導經濟發展、平衡區域利益、增加地區經濟發展活力的作用愈發重要。未來土地政策將圍繞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通過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真正得以實現。注重土地政策與財稅體制、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相互配合,促進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建立。
四、2014年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重大而艱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明確了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重點和要求,對于全面建立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緩解城鄉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權益、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城鎮化工作會議又對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和今后城鎮化發展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判斷,2014年國土資源部重點關注的政策領域為:
1.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中央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第一條就是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同時現有耕地面積必須保持基本穩定。在農地流轉不斷擴大及建設新型現代農業的新形勢下,國土資源部將會繼續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同時探索新形勢下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創新,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堅持數量質量并重,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全面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政策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嚴控增量,盤活存量,限定城市發展邊界,切實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明年國土資源部將會全面推行節約集約用地政策,用地規模實施總量控制和減量供應,加大存量建設用地供應,減少新增建設用地。全面開展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細化各類用地標準。
3.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要求,2014年,國土資源部將會研究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辦法》等規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做好國家層面有關不動產登記銜接工作。
4.繼續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2014年將會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在全面總結各地征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現行征地制度,縮小征地范圍,進一步規范征地程序,著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機制。
5.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
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擴大權能,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切實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權,針對現在農村宅基地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完善好宅基地管理制度,同時要探索宅基地上的農民住房的財產性收益的路子。
6.繼續深入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
逐步縮小劃撥用地范圍,以公平、公開、有償的方式配置土地資源,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用地有償使用,清理存量劃撥用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針對不同產業、不同用地類型提供不同的有償使用方式,彌補一次性收取地價款單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業用地價格,減少工業用地,適當增加居住用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