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遭“搬遷后遺癥” 主業四年連虧超58億
來源:網易財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沒有太大的變數,重慶鋼鐵或將成為鋼鐵上市公司2013年度“虧損王”。重慶鋼鐵日前公告稱,2013年年度預計虧損額在25億元左右,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虧幅。實際上,如果刨除因為搬遷而收到的…
如果沒有太大的變數,重慶鋼鐵或將成為鋼鐵上市公司2013年度“虧損王”。重慶鋼鐵日前公告稱,2013年年度預計虧損額在25億元左右,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虧幅。實際上,如果刨除因為搬遷而收到的政府巨額補貼,重慶鋼鐵已經連虧四年,虧損額超58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重慶鋼鐵身患“鋼廠搬遷后遺癥”,其前期環保搬遷投入了大量資金,在產能形成后卻遭遇市場寒冬,由此大量負債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消化。
或成鋼鐵“虧損王”預虧后董事長辭職
在整個鋼鐵行業,無論從規模還是產量來說都不太突出重慶鋼鐵,卻在2013年遭遇巨虧。1月22日晚,重慶鋼鐵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13年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5億元左右。
據了解,重慶鋼鐵去年前三季度虧損達到16.99億元,在34家上市鋼企中虧損幅度最大,按其前三季共產鋼材407.7萬噸簡單測算,其前三季度生產每噸鋼材虧損額高達416.7元。
另一方面,2012年虧損了43.8億元的上市鋼企“虧損王”*ST鞍鋼,去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7.65億元,且其近期預告稱2013年實現盈利7.7億元,計劃在2013年年報發布后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此外,鋼鐵行業去年整體利潤稍有起色,這也導致除鞍鋼外的另幾家虧損大戶在2013年基本都迎來了業績變臉,包括安陽鋼鐵、馬鋼股份等,所以從目前的形勢看,重慶鋼鐵極有可能接過鋼鐵“虧損王”帽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慶鋼鐵預虧公告發布后1月24日,重慶鋼鐵又公告稱,董事會收到董事長鄧強先生書面辭職報告,鄧強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等相關職務。
重慶鋼鐵在公告中表示,鄧強辭職是“因工作調整”,且強調“鄧強先生與公司董事會并未出現歧見,亦無任何有關辭任的事宜須提呈各股東注意”,“公司對鄧強先生任職期間為公司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根據重慶鋼鐵2012年年報,鄧強董事長任期起于2011年3月18日,終止日期為2014年周年股東大會,且其擔任了控股股東重鋼集團的副總經理,并向重鋼集團領薪。
多位鋼鐵業觀察人士猜測,重慶鋼鐵董事長辭職一方面或與近年來連續虧損有關,另一方面與當前政府領導換屆后的國企整頓因素有關。不過對于鄧強辭職的具體原因,網易財經多次撥打重慶鋼鐵董秘電話并發送短信問詢,但截至發稿均未得到回應。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多家鋼鐵企業“掌門人”出現變動,包括河北鋼鐵集團、首鋼集團和柳鋼集團等。“多個虧損鋼廠的領導都換了”,有業內分析師對網易財經分析,一般來說企業換領導都是在年底或年初,這也是行業問題體現最明顯的時候,鋼鐵行業的整體困境表現在具體鋼鐵企業上,可能就會通過換領導來調整。
身患“搬遷后遺癥”四年虧損超58億元
對于2013年凈利潤大幅虧損,重慶鋼鐵列出的理由是:鋼材市場需求持續低迷,鋼材價格大幅下滑,加之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尚未到位,生產成本較高,同時,因環保搬遷致使財務負擔較重。
實際上,如果沒有在2010年和2012年年分別收到巨額補貼,2013年將是重慶鋼鐵連續第四年發生虧損。2012年年底,重慶市財政局及重慶市長壽區財政局分別對重慶鋼鐵撥付了15億元、5億元補貼。由此,重慶鋼鐵2012年實現9881萬元的凈利潤,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18.69億元。
數據顯示,2011年重慶鋼鐵虧損14.7億元,另外在2010年重慶鋼鐵凈利潤僅為1000.9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2585萬元。
也就是說,這四年時間里重慶鋼鐵發生的經營性虧損合計超過58億元。另外,重慶鋼鐵去年中報顯示,資產總額為305億元,負債總額為27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9.91%。
分析師對此表示,類似于當年首鋼搬遷的“鋼廠搬遷后遺癥”,在重慶鋼鐵身上同樣得到體現,由于前期搬遷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項目,在產能形成后卻遭遇市場寒冬,大量負債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消化。
據悉,重慶鋼鐵和控股股東重鋼集團的環保搬遷項目起于2006年的重慶政府對節能減排、產業布局和戰略規劃的要求,2007年該項目在未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的情況下動工,按規劃,重鋼集團的主要產業由重慶市大渡口區陸續搬遷至重慶市長壽區,計劃將長壽新廠區規劃成年產鋼600萬噸的長江上游鋼材精品生產基地和中國重要的船舶用鋼生產基地,為此,該項目號稱投資約350億元。
“(重慶鋼鐵)環保搬遷前期投資過大,和首鋼的搬遷項目一樣,要緩過勁來,需要一個過渡,需要一段時間”,分析師直言,首鋼因奧運會的原因實施搬遷,作為國家層面的城市鋼廠搬遷項目,其主體項目直到去年才出現好轉,而重慶鋼鐵作為地方政府層面的城市鋼廠搬遷項目,想要扭虧可能還要較長一段時間。
有意思的是,重慶鋼鐵去年的報告已經提前預測了2013年和2014年的虧損。其預計2013年凈虧損為25.5億元,2014年凈虧損預計為5.5億元。“若公司2013年和2014年均無法避免虧損,則根據上交所的上市規則,公司A股股票將可能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ST”處理”。
拳頭產品仍處寒冬“馬上扭虧”難以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鋼鐵去年底順利完成了環保搬遷后的資產重組,實現了重鋼集團鋼鐵資產整體上市。重慶鋼鐵預計,“若未來鋼鐵行業好轉,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會進一步增強”。
據悉,在搬遷過程中,2010年4月起,重鋼集團逐步將分批建成投產的長壽新區鋼鐵生產有關資產無償授予重慶鋼鐵使用。2011年9月,重鋼集團順利完成環保搬遷。資產無償授權使用的協議已于2012年3月31日全部到期。
2012年5月,重慶鋼鐵公布了重組預案,聲稱為解決因環保搬遷引起的關聯交易和潛在同業競爭問題,擬以每股3.14元的價格向重鋼集團非公開發行數量不超過19.96億股股份,收購預估值為198.34億元的重鋼集團在長壽新區投建的與鋼鐵生產相關的全部資產及配套公輔設施,同時還將以不低于每股2.83元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22億元。
2013年12月底,重慶鋼鐵發布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向重鋼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手續辦理完畢,同時20億元配套資金募集到位。
至此,重鋼集團鋼鐵資產實現整體上市。而重慶鋼鐵鋼鐵產能由約300萬噸提升到600萬噸左右,主導產品從2700mm中板和型棒線產品增加為1780mm薄板、2700mm中板、4100mm中厚板和型棒線產品四種。
據悉,重慶鋼鐵各鋼材產品中,來自中厚板材的營收占了一半以上,2012年重慶鋼鐵厚板產量排名國內第五,中板產量排名國內第十八,即中厚板材為其主打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鋼鐵是我國最大的船板鋼生產鋼廠,其環保搬遷項目的定位也是船舶用鋼生產基地,即其中厚板材產品又以造船板為主。
對于重慶鋼鐵主打的中厚板材產品,我的鋼鐵網分析師魏迎松表示,中厚板材主要應用于造船、機械、鍋爐等行業,近兩年主要受造船市場低迷影響,中厚板材成了國內主要鋼材品種中虧損幅度最高的,鋼廠開工率也最低,去年國內鋼廠平均開工率幾乎維持在70%以下的水平。
“有高爐的長流程鋼廠無法停止生產,每噸中厚板(材)要虧損200-300元,就算是控制成本較好的中厚板鋼廠也要虧150元/噸左右”。魏迎松預計,今年中厚板價格還要下一個臺階,中厚板鋼廠還將繼續面臨洗牌。
另有業內分析師直言,西南地區鋼廠的競爭力普遍較弱,“就算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鋼鐵行業盈利較好的階段,西南的鋼廠仍有虧損的,且整體盈利水平不高”,預計重慶鋼鐵的虧損還可能持續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