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市場供需正趨于平衡
來源: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引言:2014年伊始,鐵礦石普氏指數與國內礦石期貨幾乎同步,1月初萎靡不振,直到1月23日出現突發性反彈。而鐵礦石的港口現貨市場,仍處于冰冷期,這當然與春節臨近交易活躍度下降有很大關系。…
引言:2014年伊始,鐵礦石普氏指數與國內礦石期貨幾乎同步,1月初萎靡不振,直到1月23日出現突發性反彈。而鐵礦石的港口現貨市場,仍處于冰冷期,這當然與春節臨近交易活躍度下降有很大關系。盡管有觀點認為,國內市場過度解讀鐵礦石基本面供給加大,是本輪鐵礦石價格回落的重要動力。綜判2014年,世界鐵礦石市場供需總體正在趨向平衡。
1、普氏指數與國內礦石期貨幾乎同步,23日出現反彈
圖1 普氏62%鐵礦石指數(美元/噸)
2014年,1月1日——1月22日,62%普氏價格指數從134.5美元/噸連續跌至122.75美元/噸,跌幅8.7%,已跌至2013年7月初的水平。1月23日,62%普氏價格指數出現逆勢反彈1.43%,價格指數升為124.5美元/噸,1月24日,繼續上漲0.2%,價格指數為124.75美元/噸(見圖1)。
2、港口現貨延續回落,庫存創新高達9361萬噸
圖2 澳大利亞粉礦價格(62.5%青島港,元/噸)
圖3 國內32個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萬噸)
對于2014年進口礦的港口現貨市場,在鋼廠“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市場價格不斷下滑。在月初出現連續3天的0.55%上漲之后,隨即持續回落,從910元/噸回落至865元/噸,跌幅5%(見圖2)。
加之春節臨近,進口礦市場活躍度明顯降至低點,貿易商為規避市場風險,紛紛選擇封盤休市,待春節后再作打算。鋼廠仍堅持按需采購、留有庫存較小、實際成交仍不容樂觀,商家觀望氛圍濃,外礦延續回落、總體偏弱。2013年10月份以來,進口礦港口庫存不斷升高,截止2014年1月24日,鐵礦石庫存量創歷史新高,達9361萬噸(見圖3)。
3、鐵礦石1405合約23日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圖4 鐵礦石1405合約日線圖
進入2014年以來,備受矚目的中國版鐵礦石期貨價格連續創下了新低。1月23日,鐵礦石期貨引領煤焦鋼產業鏈出現反彈,主力1405合約尾盤報收于878元/噸,上漲27元/噸,漲幅為3.05%(見圖4)。鐵礦石期貨合約合計持倉達298608手,已經超過了焦炭期貨和焦煤期貨持倉量。23日上演“大反轉”,一改萎靡不振的氣象,一度上沖至885元/噸,并創上市以來主力合約的最大單日漲幅。主因是貿易商抄底補庫致掉期反彈,期市空頭主動平倉引發期價暴漲。
4、世界鐵礦石市場供需總體正在趨向平衡
整體來看2014年1月份的鐵礦石市場,期價、指數在23日均有突發性反彈,現貨報價延續冰冷。盡管有觀點認為,國內市場過度解讀鐵礦石基本面供給加大,是本輪鐵礦石價格回落的重要動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鐵礦石市場供需總體正在趨向平衡,鐵礦石價格相對歷史最高水平有一定回落,2014年微利的鋼廠將面對更嚴厲的環保和去產能挑戰,自然會影響到對鐵礦石的需求強度和心理價位,對于高盈利的上游的鐵礦石領域,目前的賣方市場格局已經被打破,在鋼鐵業的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將回歸相對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