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下的中國切換至高質原材料 提振大型礦商
來源:路透社|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北京時間1月27日,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鋼鐵制造商和發(fā)電廠不得不仔細尋找更高質量的原材料,以達到更為嚴格的空氣污染標準。對于生產珍貴優(yōu)質的鐵礦石和煤炭產品的全球礦商巨頭來說,此舉…
北京時間1月27日,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鋼鐵制造商和發(fā)電廠不得不仔細尋找更高質量的原材料,以達到更為嚴格的空氣污染標準。對于生產珍貴優(yōu)質的鐵礦石和煤炭產品的全球礦商巨頭來說,此舉無疑會帶來諸多好處。
去年,很多大型城市都遭遇霧霾圍城,致使中國政府所承受的減少污染壓力迅速上揚。該政府承諾,將上調排放控制標準,并且關閉包括鋼鐵、水泥和發(fā)電在內大型行業(yè)部門的“污染制造者”。
中國掀起的這場污染對抗戰(zhàn),可能會重創(chuàng)伊朗、墨西哥和越南的鐵礦石供應商。但是,對于那些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礦商和煤炭出口商來說,卻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其中包括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與此同時,中國旨在多樣化鐵礦石來源(不再局限于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努力,也會因此承受消息影響。統(tǒng)計數據顯示,巴西和澳大利亞在中國鐵礦石進口中所占份額超過70%。如此高的比例,已經對價格的設定施加了不正當壓力。
北京一家鐵礦石交易商指出,“以前,廠商看重的就是價格,只要價格便宜,他們不太關注商品的級別,也不會對產品的成分存在任何質疑。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在購買之前會仔細閱讀說明。”
對于鋼鐵制造商來說,高質鐵礦石更能幫助它們達到減排要求。
近些年,小型鐵礦石出口商,因價格便宜而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供應來源。2013年,緊隨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非之后,伊朗鐵礦石在中國鐵礦石進口名單中位列第四位。
雖然伊朗鐵礦石純度高達65%,但是其中包含1.5%的硫磺。眾所周知,硫磺是高級別的污染源。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鐵礦石所含硫磺的比例高達2%。相比較而言,來自全球三大礦商的鐵礦石級別均在57%上方,所含硫磺比例僅為0.05%。
受中國需求減慢以及澳大利亞供應攀升所累,小型出口商已經失去之前的競爭優(yōu)勢。
數據顯示,2013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在中國全部進口中所占份額增長4%,至51.2%;巴西礦商份額從一年前的8.6%攀升至近19%。
為了能在未來數年內挖掘出更多的鐵礦石,兩國的礦商均投身規(guī)模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業(yè)務擴張。
業(yè)內人士指出,澳大利亞供應量的增加,再加上更為嚴格的環(huán)保要求,最終將迫使非主流供應商下調價格或者關閉生產。
顯然,環(huán)保標準的上調,影響到的不只是鐵礦石行業(yè),還有煤炭行業(yè)。發(fā)電廠為了能在更為嚴格的標準下生存,就不得不切換至高質煤炭產品。
北京一家煤炭交易商指出,“很多發(fā)電廠已經開始為相關檢查擔憂不已。為了減低硫磺排放和含灰量,廠家已經開始轉向高質煤炭。”
中國對褐煤(一種具有低發(fā)熱值的煤炭)的進口,近幾年呈現上行軌跡,主要歸因于來自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便宜供應充裕。然而,相比較高質煤來說,褐煤的污染更為嚴重。
2013年,中國褐煤進口規(guī)模為8750萬噸,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