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需求未“醒” 鋼市難以由弱轉強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螺紋鋼作為國內建筑用鋼,其價格若要長期走強一般依靠需求端有效驅動,而由產能壓縮所創造的溢價效應僅能維持短暫的價格回升。目前來看,國內鋼市雖有去產能的有利環境,但利多效應還是有…
螺紋鋼作為國內建筑用鋼,其價格若要長期走強一般依靠需求端有效驅動,而由產能壓縮所創造的溢價效應僅能維持短暫的價格回升。目前來看,國內鋼市雖有去產能的有利環境,但利多效應還是有限,而基于中長期的終端需求還尚未“蘇醒”。據了解,盡管目前鋼市下游企業基本轉入上班節奏,但多數區域建筑工地尚未大面積開工,主要因為近期全國遭遇大范圍雨雪天氣,低溫寒冷會阻礙工地開工率正常回升。預計今年建筑工地開工時點會普遍延后,進而直接導致下游鋼材采購步驟放緩,并拖累短期終端需求迅速回暖。
1月下旬國內粗鋼日均產量快速下滑提振了原本偏弱的鋼材市場,尤其是螺紋鋼1405合約期價在觸底3380元/噸一線后迎來企穩反彈,令部分投資者認為鋼市暖季開始來臨。不過,由于產能壓縮所帶來的溢價效應未必能給鋼價提供上漲動力,截至昨日收盤,螺紋鋼漲勢顯著趨弱,上行壓力明顯。筆者認為,在下游終端需求尚未“蘇醒”的環境下,鋼市由弱轉強還缺乏足夠驅動力。
終端需求復蘇較為遲緩
螺紋鋼作為國內建筑用鋼,其價格若要長期走強一般依靠需求端有效驅動,而由產能壓縮所創造的溢價效應僅能維持短暫的價格回升。目前來看,國內鋼市雖有去產能的有利環境,但利多效應還是有限,而基于中長期的終端需求還尚未“蘇醒”。據了解,盡管目前鋼市下游企業基本轉入上班節奏,但多數區域建筑工地尚未大面積開工,主要因為近期全國遭遇大范圍雨雪天氣,低溫寒冷會阻礙工地開工率正常回升。預計今年建筑工地開工時點會普遍延后,進而直接導致下游鋼材采購步驟放緩,并拖累短期終端需求迅速回暖。此外,盡管節后資金面有所寬松,但鋼貿商依然不受銀行“待見”,流動性緊張和終端需求回暖遲緩降低了貿易企業采購囤貨積極性。筆者判斷,2月下旬國內終端需求市場依然會處于半休市狀態,消費難有明顯起色,真正好轉要待到3月初。
鋼市前景恐不理想
新年首月,國內鋼市表現不容樂觀,終端需求企業迫于資金緊張導致產業鏈上游各環節冬儲行情難以展開。尤其是鋼廠在生產量和新訂單均出現明顯回落的情況下,企業產成品庫存卻持續回升。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鋼鐵PMI為40.7%,環比驟降7個百分點,且為連續5個月處在50%的榮枯線以下。其中1月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更是環比暴跌12.1個百分點至33.5%,凸顯下游采購方對未來鋼市前景極為悲觀。消費不濟直接導致鋼企銷售受阻,鋼材社會庫存有明顯抬升。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全國主要市場五大鋼材社會庫存量逼近2000萬噸,環比大幅增加27.49%。在鋼材需求尚未完全啟動的情況下,庫存明顯上升無疑會對后市鋼價走勢帶來沉重壓力。統計顯示,上周中鋼協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7.33點,跌至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考慮到整個2月份市場積累的庫存消化及資金回籠壓力依然較大,預計鋼市高庫存現象仍會給鋼價形成負面壓力。
節后央行時隔8個月重啟正回購交易,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基調并未改變,信貸及社會融資超預期增長所引發的資金面過于寬松招致流動性負面打擊。與此同時,面對庫存高企以及季節性旺季到來遲緩因素制約,預計后期螺紋鋼價格還將延續偏弱姿態運行,由弱轉強尚缺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