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霾再鎖50城 環保部督查12城市大氣治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霧霾再次籠罩中國。環保部2月24日發表通報,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月23日我國中東部地區空氣污染影響面積約為98萬平方公里,其中空氣污染較重面積約為80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
霧霾再次籠罩中國。
環保部2月24日發表通報,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月23日我國中東部地區空氣污染影響面積約為98萬平方公里,其中空氣污染較重面積約為80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與22日相比,江西、山東、安徽等省灰霾面積有所減小。
“這兩天又出現這么大規模的霧霾,讓人聯想起2011年10月底和去年1月的嚴重霧霾,讓人心悸。”環保部的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環保部2月23日通報的22日的121萬平方公里的空氣污染影響面積,略小于去年1月的130萬平方公里。
根據環保部的通報,這種重污染天氣將持續到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22日環保部已經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應急預警工作,并派出華北督查中心前往邢臺和保定兩地區去督查地方應急情況。
此前,2月16日-21日,環保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12個城市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
50個城市再陷重度污染
與22日相比,23日重度污染城市數量增加16個
霧霾卷土重來,氣勢驚人。
根據環保部負責人介紹說,2月23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與22日相比,重度污染城市數量增加16個,嚴重污染城市數量增加1個。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最重。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有18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較22日增加2個,空氣污染仍在持續。其中邢臺、邯鄲、陽泉、張家口、石家莊、衡水和德州等7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北京、保定、承德、廊坊、唐山等11個城市為重度污染。與22日相比,天津和秦皇島2個城市空氣質量由重度污染好轉為中度污染,大同、淄博、赤峰和濱州4個城市空氣質量由輕至中度污染下降為重度污染。
PM2.5日均值濃度范圍為56微克/立方米(青島)~439微克/立方米(邯鄲),平均值為174微克/立方米;PM10日均值濃度范圍為87微克/立方米(青島)~623微克/立方米(邢臺),平均值為248微克/立方米。與22日同比,PM2.5濃度略有上升,PM10濃度基本持平。邢臺市為區域內污染最重城市,AQI值達到500,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北京市AQI值為255,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M2.5和PM10.
根據環保部的介紹,截至2月24日10:00,161個城市中,有57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5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為嚴重污染。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23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
對此次霧霾,環保部負責人23日分析稱,造成近期大范圍空氣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污染排放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是氣象條件不利,污染物難以及時擴散,尤其是京津冀區域近幾天冷空氣勢力弱,近地面風力小,大氣層較穩定,污染物容易形成積聚效應;三是機動車、北方冬季燃煤采暖污染等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
“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可能突然大規模增加,同時這次的氣象條件確實比前兩次大規模的霧霾所遇到的氣象條件還要不利。我們誰也不愿意遭遇這么嚴重的霧霾,但霧霾的形成和治理確實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前述環保部的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
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這次的霧霾還是這么嚴重,我們也正在做分析。“這說明我們過去治霾規劃設置的減排目標可能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大減排力度,只有堅持不懈地減排,才可能看到霧霾改善的希望。”
根據環保部預測,25日至26日,大氣擴散條件仍將維持不利,河北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北京、天津和河北中南部以重至嚴重污染為主。27日,受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條件轉為有利,京津冀地區空氣重污染情況有望緩解。
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再行動
邢臺市內丘縣順達焦化有限責任公司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
環保部表示,為了應對這次重污染天氣,已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方案》,聯合中國氣象局做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預報工作。
此前,環保部在2月16日啟動了為期五天的2月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行動。督查的范圍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邢臺、邯鄲、太原、包頭、德州和鄭州,共有12個城市。
“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并不包括鄭州,但我們此前在起草《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時候,就想把鄭州納入進來,河南的大氣污染也值得密切關注。”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
根據環保部的部署,督查的內容包括當地政府落實“大氣十條”責任的情況,抽查部門重點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治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達標排放情況;煤場、料堆、渣場防塵措施的落實情況;督查地方環保部門及相關部門檢查開展情況;抽查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運輸車輛、道路揚塵、餐飲服務業油煙凈化極其燃煤散燒、煤質控制等情況,督查地方相關職能部門檢查開展及責任落實情況;對前期督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督促問題整改落實。
目前,環保部已經通報了北京、鄭州、邢臺、德州、石家莊、唐山和廊坊7個城市的執法檢查情況。其中,以2月23日華北地區污染最嚴重的邢臺市為例,督查發現主要存在四類問題: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管控,仍然存在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燃煤散燒現象比較突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精細化程度有待提高。
其中在第二類問題當中,有些企業生產設施不符合產業政策,屬于落后產能淘汰范疇,但在督查組檢查時依然照常生產。暗訪時,邢臺市內丘縣順達焦化有限責任公司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裝煤和出焦過程無組織排放現象非常嚴重,煤堆沒有有效覆蓋,與明查時存在明顯差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華北督查中心參與了太原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太原市在環保部前期督查后落實整改的基礎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是仍發現在道路、施工工地等環境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
在京津冀與周邊地區之外的其他“二區十群”區域的15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環保部的華南、西南、西北和東北4個環保督查中心也進行了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央研判經濟前景:保持中高速增長具良好基礎 下一篇:三大因素促美國經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