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礦企平均負債率或高于75% 小礦企難逃關停整合
來源:中國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經濟之聲報道,隨著經濟換擋,我國礦業發展也告別了過去的高歌猛進,礦產品價格、貿易和礦業投資等指標收縮成了新常態。增速慢下來,產能過剩的包袱顯得愈發沉重,為維持運轉,不少中小礦企…
據經濟之聲報道,隨著經濟換擋,我國礦業發展也告別了過去的高歌猛進,礦產品價格、貿易和礦業投資等指標收縮成了新常態。增速慢下來,產能過剩的包袱顯得愈發沉重,為維持運轉,不少中小礦企已是債臺高筑。有經濟學家21號在201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大膽預測,國內礦業企業的平均負債率可能高于75%,一些小礦企難逃關停整合的命運。
我國礦業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建立在對資源的粗放式、甚至掠奪式的開發上,這對資源環境都造成了不小的破壞,更導致礦業產能嚴重過剩,很多礦業企業負債率非常高。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直言:
向松祚:國內制造業的平均負債率就已經65%,礦業的至少比這個高10個點,動輒一個企業負債都是幾百億、上千億,甚至幾千億,你想你每年財務成本就得幾十個億。
我國鋼鐵的過剩產能有2、3億噸,電解鋁過剩率超過30%,稀土企業開工率不到四成……國內礦企要開始從高速增長回歸到理性的中速增長,甚至是低速增長,這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說,要以創新驅動促進礦業持續發展。
姜大明:推動礦業復蘇增長的轉型,關鍵是要發揮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釋放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紅利。
科技創新作為創新驅動的重要一環,淘汰落后產能成了必然選擇,向松祚預測,很多小礦企將難逃關停整合的命運。
向松祚:我國正在強力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的重組,特別是沒有技術水平的、規模非常小的企業,只有一條出路,就是破產。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各位,對產能過剩行業,現在銀行就是收緊信貸,沒有別的辦法。
礦產開采適合規模經濟,為治理礦業多小散亂的通病,政策層面正在加速推進整合。以私挖亂采、非法走私最為嚴重的稀土行業為例,工信部要求,今年底前完成六大稀土集團的整合方案。
包鋼稀土副總經理張日輝說,六大集團全面整合后,可以有效控制稀土產量,穩定稀土價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張日輝:目前來說稀土行業是供大于求的,如果全面放開,原料不進行管制,那么這個市場會非常亂,對稀土行業的發展簡直就是災難。所以,稀土行業的發展要進行保護性的開采,就要進行有節制的生產和銷售。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