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預警:四季度風險事件密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債務創新高,通脹持續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又下調了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 IMF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WEO)下調2016年增長率預期至3.1%(-0.1%),明年回升到3.4…
全球債務創新高,通脹持續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又下調了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
IMF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WEO)下調2016年增長率預期至3.1%(-0.1%),明年回升到3.4%(-0.1%);大幅下調2016年美國經濟增速至1.6%(-0.8%);上調中國2016年經濟增速至6.6%(+0.1%),但仍警示中國應關注高企的非金融公司債務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IMF在同期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中表示,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如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崛起,在貨幣政策傳導中將起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未來貨幣政策變化、金融市場波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變得更加迅速和明顯。
2016年僅剩一個季度,美聯儲加息、美國大選、意大利公投、英國脫歐前景等一系列風險事件都可能進一步震動金融市場,同時也可能外溢到實體經濟,值得警惕。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IMF之所以對美國今年增長的預測從7月的2.2%下調到當前的1.6%,原因是商業投資疲軟和貨物庫存積累減速。隨著能源價格下跌和美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漸消退,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加快到2.2%。IMF呼吁,美聯儲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的行動“應當是漸進的,并與工資和價格持久穩固的跡象相掛鉤”。
除了美國之外,下調幅度較大的就是英國。英國6月“退歐”公投之后的不確定性將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不利影響。IMF認為,英國的增長預計將從去年的2.2%放緩到今年的1.8%和2017年的1.1%。同時,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增長1.7%,明年為1.5%,而2015年則為2.0%。
“歐洲中央銀行應保持當前適當寬松的政策態勢,”IMF表示,“如果通脹未能上升,可能需要通過擴大資產購買來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備受打擊的新興市場出現了逆轉,這也是六年來第一次加快,增速將升至4.2%,略高于7月4.1%的預測。新興經濟體明年預計將增長4.6%。
IMF認為,中國政府仍應采取措施控制“以危險步伐增長”的信貸,并取消對無生存力的國有企業的支持,接受GDP增長的相應減緩。IMF預計中國增速將從去年的6.9%降到今年的6.6%,但仍高于4月的預測。
同期,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舉行的2016年第四次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去年,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一定波動,為維護金融穩定,當時階段性地出現了更多依賴銀行信貸融資的情況,但市場恢復穩定后已不再有大的增加。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逐步正常化,中國也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
非銀金融中介放大貨幣政策效應
除了經濟增長問題,IMF也關注金融部門發生的變化。在今年的GFSR中,IMF強調了非銀行金融中介對于貨幣政策、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
IMF發現,平均而言,在非銀行金融部門較大的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傳導作用似乎更大。當貨幣政策緊縮時,非銀行機構收縮資產負債表的程度甚至大于銀行,這部分因為貨幣政策對風險承擔產生較大作用。其結果就是,“貨幣政策變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變得更加迅速和明顯。”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何從去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的異常波動發生得如此頻繁。
上述現象表明,中央銀行需提高警惕,不斷重新調整貨幣政策行動的劑量和時機選擇,“因為其政策的影響和傳導速度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金融穩定面臨新挑戰的環境下。”IMF強調。
分析表明,更強健的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框架提高了經濟體抵御全球金融沖擊的能力。例如,在公司治理標準相對低的新興經濟體,英國退歐之后,這些經濟體的股票價格跌幅更大。公司治理的改善提高了股市效率,讓資本市場更有深度和更具流動性,能更好地吸收沖擊。
警惕四季度全球市場風險
IMF的一系列警示極具前瞻性。進入四季度,全球市場所面臨的潛在風險正不斷醞釀。
首當其沖的仍是市場對于未來美聯儲加息的預期。10月7日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新增非農就業15.6萬人,不及預期的17.2萬人。
撰文稱,9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確保了美聯儲11月會議上不加息,但增加了12月會議上行動的不確定性,現在看12月加息最可能,但如果失業率繼續攀升,或推到明年加息。
此外,英國可能開啟“硬脫歐”的預期也使得金融市場承壓,英鎊對美元在10月7日亞洲早盤出現閃崩,跌幅一度達到6.1%,是自1985年3月26日以來的最低點。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此前表示,英國會將移民管控作為優先事項,其次再考慮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本月初,她在執政的保守黨大會期間宣布,英國將于明年3月底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序。主流觀點認為,這位一直在移民問題上態度強硬的新首相,決心從歐盟手中拿回邊界管控權。
同時,12月即將舉行的意大利公投也值得關注,這或將成為繼英國脫歐后下一個“黑天鵝”。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公投并非退歐,而是修憲,如果修憲公投失敗,現任總理倫齊表態將辭職,民粹政黨上臺概率則攀升。若五星運動黨(最大民粹主義在野黨之一)上臺,則可能效仿英國啟動退歐公投,增加了意大利退歐的風險。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