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思考
來源:蘭格鋼鐵|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但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未來,我國將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但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未來,我國將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在這種大背景下,結合國家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鋼鐵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應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對于每一個鋼鐵企業,從現在開始著力于競爭力提升,刻不容緩。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與導向,基于目前鋼鐵行業生產運行整體情況以及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面向后續發展,我國鋼鐵行業和企業應重點關注四個方面:
一是產能置換。產能置換是嚴控新增鋼鐵產能、鞏固去產能成果的重要舉措,是行業轉型升級、優化布局的重要手段。按照產能置換政策修訂方向,鋼鐵企業建設方向應充分結合兼并重組、布局優化和創新、 低碳、 綠色發展。
二是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低已經成為限制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國鋼鐵行業已經迎來兼并重組窗口期,并將以打造規模經濟、發揮特色優勢、創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推動產鋼大省企業重組、發展平臺經濟為主要方向。
三是環保改造。推行超低排放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的必要措施,針對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難點,建議鋼鐵企業打破重生產輕環保的思想壁壘,以持續的管理優化與卓越績效管理跟進作為高質量環保的根本抓手,并建議對全方位、全流程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鋼鐵企業給予切實的政策激勵。
四是智能制造。企業數字化在面對疫情時所迸發出的超常韌性,使企業的經濟抗風險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鋼鐵企業應完成數字化補課,夯實智能制造基礎;建立完善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并打造鋼鐵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加強試點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