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重申:堅決遏制房地產投機投資需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燕斐31日表示,銀監會將嚴格執行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堅決遏制投機、
葉燕斐在中國銀行業協會舉辦的關于房地產市場分析及房地產貸款風險控制的“銀行前沿問題大講堂”上表示,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貸款對國民經濟、國計民生至關重要,對銀行業科學穩健發展至關重要。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前段時間曾表示,將進一步指導和監督商業銀行嚴格住房消費貸款管理,堅決抑制投機投資住房貸款要求,及時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葉燕斐表示,銀監會在堅決認真做好信息服務,積極進行輿論引導的同時,還正在推動開展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等相關工作。
銀監會曾表示,壓力測試及其情景假設要根據每個商業銀行各自資產組合、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風險偏好等進行設計,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的情景假設不代表房地產信貸政策可能出現變動。
中國農業銀行戰略管理部總經理胡新智在會上表示,銀行在進行房地產信貸風險防范時應當注意區域差異,并希望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以促進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來源:上海證券報)
房貸熱情未退 占比預計將升至24%
在2010年上半年信貸規模總量及投放節奏受到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房地產行業貸款增長強勁,增幅明顯超過其他類貸款。即便是在新國十條出臺、多部位打擊囤地的政策環境下,上市銀行對房地產行業貸款仍保持高度熱情。數據顯示,大多銀行在2010年中期的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投入比重高于2009年年末,部分銀行已超過30%。分析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貸款仍將保持平穩增長,至2010年末,房地產行業貸款整體比重將在24%左右。
統計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15家可查上市銀行(除光大銀行)對公貸款中歸屬房地產行業貸款總額為25958.01億元,個人貸款中歸屬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總額為50191.43億元。
僅從數據本身,并未見多大蹊蹺,但細查房地產貸款在各行貸款總額中的比重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相比其他貸款增長更快。
半年報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貸款在各行貸款中的占比大多在10%以下,行業平均水平達到8.97%。其中比重最輕的是中信銀行5.07%,另有四家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的比重超過10%,分別達到13.27%、12.77%、11.60%、10.04%。除建設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無可比)、寧波銀行(持平)外,其余上市銀行在房地產開發貸款中的投入均高于2009年末,行業整體水平比2009年末高出0.52個百分點。
個人按揭貸款方面,15家上市銀行(除光大銀行)從2008年末至今連續呈現個人按揭貸款比重攀升,且經過2010上半年,該比重就比2009年末高出了1.08個百分點達到15.32%。個人按揭貸款占本行貸款比重超過20%的有三家銀行,分別為招商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其余有12家上市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比重超過10%。
總體來看,房地產行業貸款在上市銀行貸款中的分量正在加大,即便是在“新國十條”嚴控部分城市房價過快增長的調控新政下,二季度上述兩項比重也未見減退。部分銀行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的房地產行業貸款比重已超過30%。
橫向比較商業銀行在房地產貸款的市場表現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不斷加大,其在房地產行業貸款中的增長幅度更超大中型銀行。這主要是得益于近年來城市商業銀行加緊區域擴張所致。
4月17日國務院發布新國十條之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以二套房、三套房及以上作為區分,受到首付成數、貸款利率的限制。成交量自5月開始連續3個月維持地量,市場觀望氣氛濃重,這直接影響到個人按揭貸款市場的增長。僅從上海市場情況來看,個人按揭貸款在7月份創出單月增長2.7億元的新低,逼近2009年年初水平。
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8月份全國住房銷售市場強勁復蘇,個人按揭貸款也將隨之企穩,預計年內還不會有太大增幅,但在信貸環境整體趨緊的情況下,個人按揭貸款仍是商業銀行青睞的優質資產,其投入比重仍可能進一步增長。
相比之下,房地產開發貸款仍前景不明。近期來自國土部的囤地黑名單意外曝光,清理閑置用地、降低商品房待售率和空置率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相關部門很可能出臺相應措施,打擊囤地捂盤。若開發商回籠資金不力,置地需求將進一步趨緩,連同房地產開發貸款也將放緩增速。
從目前房地產行業貸款的結構來看,個人按揭貸款仍是主角,且中期前景向好。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房地產行業走勢將呈現穩步回暖,在沒有更多利空政策出臺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將維持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投入,預計到2010年末,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比重將在24%左右,該比重在2009年末約為22.7%。(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