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文促進企業兼并重組 鋼鐵跨區域并購成突破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長期制約跨地區企業重組的財稅分配問題有望得到解決;財政資金對央企兼并重組的支持力度也將加大;民間資本的準入領域則進一步切實放寬。三大利好政策支持下,中國企業兼并重組有望又好又快…
長期制約跨地區企業重組的財稅分配問題有望得到解決;財政資金對央企兼并重組的支持力度也將加大;民間資本的準入領域則進一步切實放寬。三大利好政策支持下,中國企業兼并重組有望又好又快地實現“大提速”。
9月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體制改革突破和財政信貸政策傾斜等方面,積極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工作。
地區可簽財稅協議
或五五分成
《意見》首先在制度上做了重要突破。
《意見》提出,在不違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地區間可根據企業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簽訂企業兼并重組后的財稅利益分成協議,妥善解決企業兼并重組后工業增加值等統計數據的歸屬問題,實現企業兼并重組成果共享。
一直以來,由于財政稅賦等諸多問題存在,地方政府面對企業兼并重組一直“護犢情深”,持有抵制情緒。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指出,從汽車行業來看,目前兼并重組的問題主要就在于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協調。不少鋼鐵企業老總也一直對地方政府設障跨區域重組表示憂心。專家指出,上述措施一旦落實,基本從機制上消除了地方政府暗中阻撓企業兼并重組的動機,對推進兼并重組意義重大。
根據財政部、國稅總局、央行于2008年出臺的辦法,企業總分機構當期應納稅額中的25%將按一定比例在分機構各地間進行分配。這一政策被認為觸及企業跨區域重組的根本問題。兼并重組后,企業仍需在地方保留分、子公司,才能達到利益分成的效果。
盡管《意見》并沒有明確地區之間的分成比例,但據有關人士透露,對于收購企業每年產生的利稅,可能按照五五對開的方式,由兼并企業所在地政府和被兼并企業所在地政府分成。不過,具體分成比例仍待有關部門在操作細則中明確。
中央、地方均可設專項基金
央企獲益
此外,《意見》還在財政金融資源上對企業兼并重組給予大力支持。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研究完善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的財稅政策,對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給予稅收優惠。
除了掃除稅收障礙以外,《意見》還指出,將加強財政資金投入,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設立專項資金,通過技改貼息、職工安置補助等方式,支持中央企業兼并重組。鼓勵地方人民政府通過財政貼息、信貸獎勵補助等方式,激勵商業銀行加大對企業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企業兼并重組專項資金,支持本地區企業兼并重組。
《意見》特別強調,財政資金投入要優先支持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的企業兼并重組。
近期國務院國資委人事變動使得一些人士擔心央企重組速度放緩,但專家指出,國資委仍將按照原計劃推進央企整合,在國務院多方面政策的推動下,央企重組將繼續加速。記者也了解到,國資委主任王勇上任后曾表示,將按照已有工作計劃開展工作。
民資欲破“天花板”
兼并重組當“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見》中,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問題被再次重點提及。
《意見》明確,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金融服務和社會事業相關領域。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兼并重組將成為民營資本參與壟斷行業改革的重要途徑,隨著民間資本的活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會更健康。
由于各種障礙的存在,當前以上領域還鮮有民間資本的身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強認為,這一條款為民間資本提供了制度支持,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投資
但是,制度門檻的清除并不意味著民間資本可以長驅直入。上海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胡月曉指出,經過長期的發展,部分領域的壟斷格局已經形成。“制度門檻沒有了,市場門檻卻已經很高。”
為打破市場門檻,鼓勵公平競爭,產權多元化是歐美國家的普遍經驗。對我國而言,兼并重組無疑是實現產權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對此,《意見》明確,通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意見》還為民間資本指明了最容易進入的領域,“加快壟斷行業改革,鼓勵民營資本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領域。”工信部權威人物指出,在壟斷行業中,電信行業的增值服務等領域已經完全放開,民營資本可以通過兼并重組迅速做大做強。
未來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將更廣闊。《意見》指出,切實向民營資本開放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并放寬在股權比例等方面的限制。胡月曉表示,此前,由于缺乏投資機會,民間資本熱衷于炒房、投機、推動資產和大宗商品泡沫的投機行為。今后,隨著投資渠道的擴大,實體經濟吸引力會重新增強,會有更多的資金回流到實體經濟,經濟發展的基礎會更健康。
鋼鐵整合“聲聲急”跨區域并購成突破口
繼6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意見后,《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昨日出臺。作為兼并重組“重頭戲”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能耗行業再次被點名。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行業的《加快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有望在短期內出臺。
中國鋼鐵產業規模很大,但企業集中度不高,這一直是行業發展中的突出難題。中鋼協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粗鋼生產企業的平均規模不足100萬噸,排名前五的鋼企只占全國鋼產量的不到30%。
上述格局不僅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也使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無法獲得議價權等重要因素。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說,近年來在全球、進口鐵礦石危機、鋼鐵產品出口不暢等的影響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金融危機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從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到《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都發文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各地方政府繼續推動本地區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
與此同時,企業兼并重組的步伐也一直在加快。7月以來,天津4家鋼鐵企業聯合組建天津渤海鋼鐵集團;首鋼跨區域重組通鋼;山西省也正在制定其省內企業兼并重組的相關政策。
雖然兼并重組的步伐沒有停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地方利益割據,已成鋼企重組的障礙所在。此次國務院《意見》明確,要清理限制跨地區兼并重組的規定,尤其要堅決取消各地區自行出臺的限制外地企業對本地企業實施兼并重組的規定。同時,在理順地區間利益分配關系方面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盡管跨地區阻力依然很大,但分析人士認為,在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的大趨勢下,未來跨省、跨區域尋求資源互補方式的并購重組將明顯增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