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員:集中限電與減排宗旨不一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核心提示:工信部官員:集中限電與減排宗旨不一致 工信部官員:集中限電與減排宗旨不一致
核心提示:工信部官員:集中限電與減排宗旨不一致
工信部官員:集中限電與減排宗旨不一致
未來,地方政府采取運動式限電措施沖刺減排目標的情況有望改變。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集中限電的做法并不妥當,下一步工信部將會總結經驗,使得節能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而備受爭議的河北省安平縣昨日在石家莊召開新聞通報會,對無差別限制居民用電的做法向公眾道歉。
今年7月起,浙江、江蘇、山西、河北、海南等地都對高耗能企業采取強制性限電政策,以保證當地節能減排指標完成。
9月8日,山東臨沂市也部署了全市的節能減排工作:對全市324家高耗低效工業企業采取限電措施,對列入市淘汰計劃的17家企業、52條水泥生產線提前淘汰關停,確保完成全年萬元GDP能耗降低4.35%的任務。
賈銀松表示,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責任是在地方政府。
如果節能減排任務完成不到位,一些地方官員的考核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國務院一份文件就明確指出,省級政府“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的評價考核結果,將向社會公告;到“十一五”末,要對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也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根據情節給予相應處分。
“十一五”規劃制定的節能目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20%。但“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單位GDP能耗下降14.38%,今年上半年單位能耗不降反升,使得今年下半年的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有些地方的節能減排任務可能較重,因此采取了(限電)這樣的做法。”賈銀松表示。
8月27日,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指標,河北安平在全縣實行“無差別限電”,居民、醫院、學校,甚至是交通信號燈,都在限電范圍內。此舉受到廣泛質疑和反對。
9月6日,國家發改委表態,稱該做法為“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錯誤措施”,并要求河北省核實情況,妥善處理。
昨天,安平縣常務副縣長石躍輝在石家莊表示,當地限電政策考慮不周密、做法簡單化,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了不便,對此深表歉意。稱今后將以此為戒,確保醫院、學校等公益性事業單位用電需求,并通過改造設備、推廣節能新技術和新工藝等方式,促進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工作)不應該采取極端方法。節能減排是為了改善環境,讓老百姓都受益,但是集中拉閘限電,甚至把老百姓的電都切了,這和節能減排宗旨是不一致的。”賈銀松對本報記者說。
賈銀松表示,節能減排這項工作應該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今后,特別是“十二五”,該工作會逐步完善。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表示,政府制定節能減排目標的時候,要考慮到經濟平穩發展的可承受性,充分考慮到中國正處于重化工業階段,且該階段是不可跨越的,節能減排不應急于求成。(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限電限產“沒商量”中鋼協疾呼莫“一刀切”
“不分青紅皂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限制產能,不符合節能減排的方向。”9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
同一天,拉閘限電還在繼續,且力度并無減弱之勢。
繼河北鋼企全線限電限產之后,沙鋼集團、永鋼等昨日證實收到限電通知,均表示“肯定會對產量有影響”。而本輪強制性節能減排風暴對總體產量究竟會造成多大影響,中鋼協稱“目前尚無法準確估算”。
“現在,在節能減排面前,沒有什么可商量的,寧愿犧牲GDP也要完成目標。”寶鋼股份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李國團如此表述。多方最新信息均顯示,限電限產仍將持續“沒商量”。
9日,記者從河北鋼鐵業內獲悉,該地區的停產仍在繼續,甚至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目前,河北唐山、邯鄲地區已經聚集了眾多券商分析師進行實地調研。8日,河北省、市級政府召開會議,再度強調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落實。最新消息顯示,國務院督查小組的檢查還未結束,河北省三季度節能減排檢查又將到來。
一位河北鋼企內部人士昨日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河北省發改委節能中心與河北省環保廳共同組成的檢查組即將開始對本省三季度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核查,具體核查項目包括能耗達標、淘汰設備、燒結脫硫和節能技改等四項。
此外,河北鋼鐵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在邯鄲、唐山之后,承德市政府也已經開始討論限產措施。這就意味著,河北省內以鋼鐵企業為代表的高耗能企業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繼續承受限產限電壓力,短期內產量恢復困難較大。
不僅河北,越來越多的鋼廠開始加入節能限產的行列。
昨天,沙鋼集團副總經理沈文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沙鋼正在商議如何安排設備停產,停產將分批分次進行。“當然會對產量有影響,但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具體計劃,所以無法估計具體的數字。”沈文明透露,停產預計會持續到10月份。
同一天,永鋼總經理吳耀芳也表示,永鋼的限產“肯定會對產量有影響”。據悉,永鋼9月限電10000千瓦時,預計影響線螺產量7-8萬噸。
此輪限產政策到底將持續多長時間,涉及多大范圍,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疑問。至于整體產量究竟會受到多大影響,中鋼協昨日表態:“目前尚無法準確估算”。
未來,地方政府采取運動式限電措施沖刺減排目標的情況有望改變。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集中限電的做法并不妥當,下一步工信部將會總結經驗,使得節能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而備受爭議的河北省安平縣昨日在石家莊召開新聞通報會,對無差別限制居民用電的做法向公眾道歉。
今年7月起,浙江、江蘇、山西、河北、海南等地都對高耗能企業采取強制性限電政策,以保證當地節能減排指標完成。
9月8日,山東臨沂市也部署了全市的節能減排工作:對全市324家高耗低效工業企業采取限電措施,對列入市淘汰計劃的17家企業、52條水泥生產線提前淘汰關停,確保完成全年萬元GDP能耗降低4.35%的任務。
賈銀松表示,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責任是在地方政府。
如果節能減排任務完成不到位,一些地方官員的考核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國務院一份文件就明確指出,省級政府“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的評價考核結果,將向社會公告;到“十一五”末,要對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也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根據情節給予相應處分。
“十一五”規劃制定的節能目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20%。但“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單位GDP能耗下降14.38%,今年上半年單位能耗不降反升,使得今年下半年的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有些地方的節能減排任務可能較重,因此采取了(限電)這樣的做法。”賈銀松表示。
8月27日,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指標,河北安平在全縣實行“無差別限電”,居民、醫院、學校,甚至是交通信號燈,都在限電范圍內。此舉受到廣泛質疑和反對。
9月6日,國家發改委表態,稱該做法為“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錯誤措施”,并要求河北省核實情況,妥善處理。
昨天,安平縣常務副縣長石躍輝在石家莊表示,當地限電政策考慮不周密、做法簡單化,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了不便,對此深表歉意。稱今后將以此為戒,確保醫院、學校等公益性事業單位用電需求,并通過改造設備、推廣節能新技術和新工藝等方式,促進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工作)不應該采取極端方法。節能減排是為了改善環境,讓老百姓都受益,但是集中拉閘限電,甚至把老百姓的電都切了,這和節能減排宗旨是不一致的。”賈銀松對本報記者說。
賈銀松表示,節能減排這項工作應該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今后,特別是“十二五”,該工作會逐步完善。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表示,政府制定節能減排目標的時候,要考慮到經濟平穩發展的可承受性,充分考慮到中國正處于重化工業階段,且該階段是不可跨越的,節能減排不應急于求成。(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限電限產“沒商量”中鋼協疾呼莫“一刀切”
“不分青紅皂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限制產能,不符合節能減排的方向。”9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
同一天,拉閘限電還在繼續,且力度并無減弱之勢。
繼河北鋼企全線限電限產之后,沙鋼集團、永鋼等昨日證實收到限電通知,均表示“肯定會對產量有影響”。而本輪強制性節能減排風暴對總體產量究竟會造成多大影響,中鋼協稱“目前尚無法準確估算”。
“現在,在節能減排面前,沒有什么可商量的,寧愿犧牲GDP也要完成目標。”寶鋼股份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李國團如此表述。多方最新信息均顯示,限電限產仍將持續“沒商量”。
9日,記者從河北鋼鐵業內獲悉,該地區的停產仍在繼續,甚至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目前,河北唐山、邯鄲地區已經聚集了眾多券商分析師進行實地調研。8日,河北省、市級政府召開會議,再度強調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落實。最新消息顯示,國務院督查小組的檢查還未結束,河北省三季度節能減排檢查又將到來。
一位河北鋼企內部人士昨日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河北省發改委節能中心與河北省環保廳共同組成的檢查組即將開始對本省三季度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核查,具體核查項目包括能耗達標、淘汰設備、燒結脫硫和節能技改等四項。
此外,河北鋼鐵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在邯鄲、唐山之后,承德市政府也已經開始討論限產措施。這就意味著,河北省內以鋼鐵企業為代表的高耗能企業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繼續承受限產限電壓力,短期內產量恢復困難較大。
不僅河北,越來越多的鋼廠開始加入節能限產的行列。
昨天,沙鋼集團副總經理沈文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沙鋼正在商議如何安排設備停產,停產將分批分次進行。“當然會對產量有影響,但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具體計劃,所以無法估計具體的數字。”沈文明透露,停產預計會持續到10月份。
同一天,永鋼總經理吳耀芳也表示,永鋼的限產“肯定會對產量有影響”。據悉,永鋼9月限電10000千瓦時,預計影響線螺產量7-8萬噸。
此輪限產政策到底將持續多長時間,涉及多大范圍,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疑問。至于整體產量究竟會受到多大影響,中鋼協昨日表態:“目前尚無法準確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