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繼續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關注通脹風險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央行2日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
央行2日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維護金融體系健康穩定運行。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優化政策組合,充分運用有彈性的市場化手段,著力于體制機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期限結構和操作力度,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促進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既要滿足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又要為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切實管理好通脹預期。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宏觀調控要求和實體經濟部門的信貸需求,安排好下一階段貸款投放的進度和節奏。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認真落實“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節能環保、西部大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扶貧、災后重建的支持,有效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保證在建重點項目貸款需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加快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面改進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執行好差別化房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加強對金融機構的風險提示,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風險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的制度框架,發揮其跨周期的逆風向調節功能,研究強化對具有系統重要性影響銀行的資本約束和流動性要求等,保持金融體系穩健,防范系統性風險,增強金融持續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
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價格杠桿調控作用。繼續推進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科學定價能力。按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繼續推動外匯市場發展,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不斷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穩步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支持企業“走出去”。繼續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資本平衡流動,規范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加強對違規和異常資金的監測和管理。
四是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繼續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完善金融服務組織體系。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大力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快債券市場發展,積極、穩妥地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
此外,要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著力推動改革和結構調整,提升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放松投融資管制,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增強民營經濟活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