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六巢三地欲聯手打造“千億鋼鐵”產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中安在線消息,到2015年,合肥經濟圈鋼鐵工業將規劃建成安徽省優質鋼鐵材料生產和加工基地,成為經濟圈千億級產業之一。項目規劃內容包括:霍邱建年產600萬噸特優鋼項目,總投資達200億元;…
據中安在線消息,到2015年,合肥經濟圈鋼鐵工業將規劃建成安徽省優質鋼鐵材料生產和加工基地,成為經濟圈千億級產業之一。項目規劃內容包括:霍邱建年產600萬噸特優鋼項目,總投資達200億元;廬江建年產300萬噸特鋼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據了解,經濟圈內六安、巢湖兩市鐵礦資源豐富。霍邱縣、壽縣、巢湖市廬南地區已探明鐵礦石60多億噸,足以支撐一個特大型鋼鐵企業長期發展需求。同時,經濟圈內已有46家較大規模采礦冶金企業、一些年產鋼鐵3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已經落戶圈中。規劃中提出,合六巢三地大型鋼鐵將聯合煉鋼。以巢湖廬江特鋼公司等企業為依托組建集采礦、選礦、煉鐵、煉鋼等為一體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在霍邱建立年產600萬噸特優鋼項目,總投資達200億元。由馬鋼集團和廬江特鋼公司合作在廬江建設年產300萬噸特鋼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聯合企業建成后,將針對合肥汽車產業、裝備制造業用材缺口大的現狀,六安、巢湖鋼鐵加工企業將與合肥江淮汽車、安凱集團等大型企業進行產品對接。同時開發生產高強度、高質量汽車裝備制造業用板材。
資料顯示,合肥經濟圈是安徽省發改委牽頭組織的“省會經濟圈”規劃,規劃時間跨度為2007—2015年,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啟動。省會經濟圈規劃范圍包括合肥、六安、巢湖。
按照規劃發展目標,到2015年,圈內生產總值達到7000億元,是2006年的4倍,年均增長16%以上;占全省經濟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4萬元,在2005年的基礎上翻兩番。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到2015年,省會經濟圈城鎮化水平達到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