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東南飛” 欲收編福建三鋼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福建省國資委一位官員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鞍鋼集團將與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福建三鋼”)展開重組。 作為福建三鋼旗下上市公司,三鋼閩光昨天發布的公告稱,12月…
福建省國資委一位官員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鞍鋼集團將與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福建三鋼”)展開重組。
作為福建三鋼旗下上市公司,三鋼閩光昨天發布的公告稱,12月7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通知,福建省有關部門正在籌劃與福建三鋼股權變動相關的重組事項。
其實早在2006年,鞍鋼集團就與福建省簽署框架協議,并表達出重組福建三鋼的愿望,但此后鋼鐵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此間鞍鋼集團重組了攀鋼集團。
5年拉鋸戰背后
對于此次停牌是否緣于鞍鋼集團與福建三鋼的重組,福建三鋼一位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諱莫如深:“我們目前還不方便說。之前公司討論過這個事,可能是來年正式開展。”
福建三鋼母公司福建冶金(控股)集團公司(下稱“福建冶金”)一位高層昨天告訴本報:“按照(福建)省里的意思,鞍鋼與福建冶金重組是大方向,但可能沒有那么快,昨日福建省還在北京召開了央企對接大會。”
重組福建三鋼是鞍鋼集團一直期待的。早在2006年6月29日,鞍鋼原總經理劉玠攜集團主要領導就與福建省政府舉行了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當時鞍鋼計劃在福建沿海建500萬噸鋼廠,并計劃重組福建三鋼。
但是協議簽署后的第二年,方案就被推翻了。知情人士告訴本報,鞍鋼沒有履行當初對福建三鋼中厚板技術和管理輸出及人員派遣,而且福建寧德沿海建大鋼廠夢想,也因中國鋼鐵過剩產能太大不能再批而擱置。
2007年1月,國務院調整了鞍鋼領導團隊。因年齡原因,劉玠卸任鞍鋼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職務,張曉剛出任鞍鋼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
然而,張曉剛出任公司總經理的第二年,金融危機開始席卷全球,中國鋼鐵企業普遍陷入困境,鞍鋼無暇顧及重組福建三鋼一事,而是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與寶鋼集團爭奪另一家央企攀鋼集團上。
讓鞍鋼重見希望的可能是,2009年11月30日孫春蘭出任福建省委書記。此前,孫春蘭曾在鞍鋼大本營遼寧省及鞍山市工作多年。“(孫春蘭)書記來了以后,希望借助央企的力量來加快發展福建經濟。”福建冶金上述高層說。
福建鋼材供不應求
福建是全國少有的幾個鋼材供不應求的省份。目前,福建省擁有1000萬噸左右的鋼鐵產能,而正常的市場需求達到1500萬噸,省內供求缺口500萬噸。而三鋼閩光是福建鋼鐵龍頭,為省內唯一一家采用焦化和燒結、連鑄的長流程鋼鐵生產企業,粗鋼綜合產能達400萬噸,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未來,福建省對鋼鐵的需求還將大幅增加。今年7月,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對《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2008-2020)》進行了審議。根據規劃,福建省力爭到2012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比全國提前三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4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達到62%以上。而依靠福建現有的企業顯然難以實現這個目標。
為了吸引央企投資,今年11月17日,福建省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福建省與中央企業對接合作的指導意見》,鼓勵省內企業尤其是省屬企業和行業骨干企業與央企嫁接,支持央企兼并重組省內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
昨天上午,在福建省與央企項目合作洽談會現場,就簽約了27項項目,這些企業計劃在福建投資3740億元。
對于鞍鋼而言,其龐大的鋼鐵產能迫切需要尋找市場。“遼寧鋼鐵是供大于求的,需要到其他區域去消化。此前,鞍鋼的市場主要在東北、華北,進入華南市場主要通過海運,成本非常高。”鞍鋼集團一位前高層告訴本報。
鞍鋼集團與攀鋼集團重組后,鞍鋼集團正式從東北區域向全國區域進行布局。
今年1月21日,張曉剛偕集團多位高層,與福建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按照國家鋼鐵產業政策的要求,圍繞鋼鐵產業沿海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就鋼鐵產業發展及鋼材深加工進行深入合作。
作為第一步,鞍鋼股份將投資37.98億元,在福建省莆田市設立全資公司——鞍鋼冷軋鋼板(莆田)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冷軋產品100萬噸,產品以家電板為主,兼顧汽車和建筑用板。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