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重組日鋼已出評估意見 明年2月底交接完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照鋼鐵12月30日公布一份董事長杜雙華在2010年度工作總結會議上的講話全文,首次公開回應了山東鋼鐵集團對日照鋼鐵的重組問題,給了傳言遭遇受阻的重組一顆“定心丸”。 這份講話全文顯示,…
日照鋼鐵12月30日公布一份董事長杜雙華在2010年度工作總結會議上的講話全文,首次公開回應了山東鋼鐵集團對日照鋼鐵的重組問題,給了傳言遭遇受阻的重組一顆“定心丸”。
這份講話全文顯示,杜雙華稱,目前山東鋼鐵集團和日照鋼鐵已經共同聘請了中企華作為資產評估機構進行全部資產和業務的審計評估,山鋼也組織了龐大的團隊對日照鋼鐵作了詳盡的盡職調查。目前,評估單位中企華已經對日照鋼鐵出具了評估意見。
對于這份評估意見,杜雙華認為數值依據基本上遵循了省政府提出的市場化要求,依法、公允的大原則基本能夠體現出來,但盡管這樣,“這個數字還是沒有能夠完全體現出我們的市場價值來,對于缺項和低評的問題我們已經做了反映,現在正在等待最后的確認。”
山鋼對日照鋼鐵的重組可謂一波三折。早在去年9月6日,日照鋼鐵就與山鋼簽署了資產重組合作協議,約定今年8月31日交割掛牌。不過在今年7、8月份,受各種因素限制,導致原來約定的過渡期租賃經營方案無法實施,山鋼又提出一次性買斷全部資產及業務的方案,并與日照鋼鐵進行了二次談判。最終在8月30日,雙方又簽署了補充協議,確定了山鋼以一次性買斷日鋼全部資產及業務的方式完成重組,并約定于11月30日交接完畢。
不過,最終的重組工作依然沒能按時完成,對此,杜雙華在此次工作總結會議上透露,交割再次被擱淺主要因為外部因素的干擾,雙方已經協商約到到明年2月底要全部完成。
也正是由于重組工作一拖再拖,外界一直有山鋼和日照鋼鐵重組受阻甚至破裂的傳言,甚至有媒體報道寶鋼介入了對日照鋼鐵的重組之中。對此,杜雙華在此次工作總結會議上再次重申,“重組最終成功時,要把一個完整有序、面貌良好、可持續發展的日鋼交給山鋼,這個宗旨在什么時候都不過期。”
不過,杜雙華也指出,重組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前面怎么走,能不能按期實現目標,誰也沒有把握。在重組沒有最后交割之前,期限、方案會不會再次調整?我們都不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受重組工作的困擾,目前日照鋼鐵的經營狀況的確不錯,很多經營指標依然排在國內鋼鐵企業的前列。
在此次工作總結會議上,杜雙華就透露,日照鋼鐵全年的銷售收入453億,凈利潤率10%,遠高于今年鋼鐵行業的平均水平。一些生產經營的關鍵指標也排在國內前列,比如煉鐵煤比187kg/t,全國排名領先;休風率0.618%,比上年降低0.13%,全國排名第3位。
此外,公司產品保持了求大于供的賣方市場地位。全年新開協議戶91家,直供戶103家,專營戶22家,新增協議量57萬噸。
2010年,日照鋼鐵全年完成鋼產量1236萬噸,材產量1210萬噸,實現了年度計劃的101%;集團全年實現利稅76億元,其中利潤45億元、上繳稅金31億元。2009年,日照鋼鐵年產鋼1200多萬噸,銷售收入360億元,利稅超過70億元。
不過,杜雙華也指出,從2005年到2009年以來,公司的鋼產量分別以99.8%、118%、40.9%、12.3%的比例增長,利稅分別以289%、120%、0.2%、7.8%的比例增長,而2010年對比2009年,兩個增長率都停滯了甚至說是下降了。
“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工作重心已經開始轉移,要由大到強轉變,不再追求上規模增產量,但從反面看,產量增長率下降是不是就意味著利稅增長也必然同步下滑?我認為未必。兩個數值同進同退,說明我們還是在吃產量的老本,賺的是產量硬件錢,沒有更好的發揮出管理和技術潛力來,還是停留在‘大’的層次上原地踏步。只有在產量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利稅穩步增長,才說明我們真正走上了做強之路。”杜雙華指出。
來源:一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