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貨幣全球最“硬”多國忙“扎籬笆”防熱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新興經濟體抗擊熱錢的戰爭仍在繼續。印尼央行30日表示,將緊縮對銀行外匯部位及海外借款的規定。此前一天,有消息稱韓國政府也將再度采取資本管制措施。在亞太經濟體紛紛開足馬力阻擊熱錢的背…
新興經濟體抗擊熱錢的戰爭仍在繼續。印尼央行30日表示,將緊縮對銀行外匯部位及海外借款的規定。此前一天,有消息稱韓國政府也將再度采取資本管制措施。在亞太經濟體紛紛開足馬力阻擊熱錢的背后,是亞太地區貨幣的一路飆升,它們在今年的回報率已經領跑全球。
印尼央行30日表示,將重新對銀行業者的短期海外借款實施30%上限的規定,把資金突然外流的風險降至最低。印尼央行官員指出,截至2011年3月,印尼銀行業者必須從整體外匯資產中提列5%的準備金,高于目前的1%規定。6月起準備金比率要再提高到8%。
“這些規定將減緩對印尼盾的壓力,”印尼達納蒙銀行首席經濟師安東·古納萬表示,“央行希望吸收銀行體系中過度的流動性。”
和印尼一樣,亞太的多個經濟體正積極防堵源源不絕的資本流入,當地借貸成本及增長率高于發達經濟體,令其資產吸引力因而大增,從而導致通貨膨脹的風險不斷上升。海外媒體29日報道稱,韓國將于明年1月下調對銀行投資外匯衍生品所設上限,本月稍早,韓國公布了實施新資本控制措施的計劃。
報道稱,韓國將把國內銀行的外匯衍生品投資限額從相當于股本的50%調降至40%,同時把外資銀行的外匯衍生品投資限額從相當于股本的250%調降至200%。
盡管亞太貨幣當局屢次采取措施阻擊熱錢,亞太貨幣在今年的表現依然領跑全球。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截至30日亞太交易時段,總回報率排名前十的貨幣中,有一半都來自亞洲,泰銖、印尼盧比、馬來西亞林吉特及日元等貨幣的總回報率在11.07%至14.40%不等。澳元在在主要貨幣中表現第二佳,僅次于南非蘭特,回報率為18.73%。
海外媒體評論認為,亞太經濟體可能很難看到食品物價走高態勢暫歇,并且可以論證出,貨幣收緊政策對缺乏彈性的食品需求沒有什么影響。作為對抗食品價格通貨膨脹頗為有效的工具,亞太貨幣存在進一步升值的可能。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