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上半年將繼續分化 冶金煤景氣看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去年底以來,國內動力煤和冶金煤市場景氣出現分化。沿海動力煤價格從去年11月份開始回落,從目前港口和電廠庫存來看,動力煤價格回升存在一定壓力,而電廠對煤價的承受力仍然有限,也將導致…
從去年底以來,國內動力煤和冶金煤市場景氣出現分化。沿海動力煤價格從去年11月份開始回落,從目前港口和電廠庫存來看,動力煤價格回升存在一定壓力,而電廠對煤價的承受力仍然有限,也將導致動力煤價格面臨隱形的“政策紅線”。相反,冶金煤市場景氣度則有望在國際市場的帶動下繼續提升。
動力煤價承壓
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動力煤價格從高位回調后逐步企穩。環渤海地區港口平倉的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769元/噸,與前一周持平,也是連續第二周走平。盡管價格有了走穩的趨勢,但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動力煤價格要重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小。
有分析師表示,近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供求活躍程度持續偏低。隨著天氣轉暖,煤炭消費進入淡季,沿海消費地區部分工業企業春節后陸續開工,電力和煤炭消費仍處于恢復期。秦皇島港庫存已達800萬噸警戒線,而目前電廠庫存仍保持高位。
在需求放緩的同時,國內依舊保持較高數量水平的煤炭進口,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口煤炭165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4.8%,同期,出口煤炭143萬噸,這意味著我國1月份凈進口煤炭1513萬噸。
而在動力煤的銷售上,神華、中煤兩大集團對市場動力煤定價機制進行了調整,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掛鉤的價格機制更加市場化,這對煤炭流通環節經營活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過,由于電力系統對煤炭價格漲幅承受能力有限,動力煤價格很難出現大幅上漲。
不過,各產煤省的資源整合進程對上半年煤炭供應產生影響有限。東北證券的調研顯示,2011年各省在新批復技改產量和新開工礦井審批方面都比較謹慎。山西省整合礦產能要到2012年才能釋放;河南省由于整合礦存在開采條件一般、可采儲量較小的影響,這對全國的煤炭供給沖擊較小。
冶金煤繼續走強
與動力煤相比,在國際焦煤價格漲勢的帶動下,國內冶金煤價格近期出現局部上漲。受澳大利亞持續暴雨引發大面積洪災影響,澳洲煤炭出口受阻,國際煤炭價格隨之節節攀升。澳大利亞2011年首季度的煉焦煤基準價約為225美元/噸,為歷史第二高水平。
不僅如此,必和必拓已通知日本的主要鋼鐵制造商,從2011年4月份,每月要對冶金煤進行定價,以取代季度定價。對此相關人士認為,日、韓國家焦煤長期靠進口以滿足國內需要,焦煤價格改月度定價后頻繁的價格變動勢必影響日本、韓國鋼鐵企業生產成本上升。
盡管我國冶金煤主要依靠國內自給,國際冶金煤價格很難通過進口影響國內價格。但國際市場價格大幅走高且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日、韓等國可能轉向中國采購,這將帶動國內冶金煤企業的出口熱情。此外,日、韓等國在資源不足、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不排除直接采購鋼鐵產品的可能,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國內鋼鐵的生產,進而提高冶金煤的需求。
不僅如此,有關部門將對特殊和稀缺煤種實施保護性開發。據悉,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開展全國煉焦煤資源調研,將結合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十二五”期間國家煉焦煤資源開發布局。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使得本身就供應偏緊的優質冶金煤供應更趨緊張,而一旦其稀缺性得到認同,資源價格也必然會有繼續向上的空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