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牽頭“鞍本聯合”將成為中國最大鋼鐵企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國資委已經成立由副主任邵寧擔任組長的鞍鋼本鋼聯合重組推進工作小組,牽頭推進兩家鋼鐵企業的實質性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國資委已經成立由副主任邵寧擔任組長的鞍鋼本鋼聯合重組推進工作小組,牽頭推進兩家鋼鐵企業的實質性重組聯合。
有分析認為,在鞍本鋼鐵集團掛牌近6年、但實質性整合一直未見動靜的情況下,國資委的介入有望加快鞍本整合為一個市場主體的進度。
“塵封”5年一朝“破冰”
此次國資委牽頭推進鞍本聯合,在外界看來具有“破冰”效應。
2005年8月16日,鞍鋼、本鋼在沈陽市掛牌組建新的鞍本鋼鐵集團,宣布兩鋼強強聯合。按照當時規劃,鞍本重組將按三步走,第一步是先掛牌子,并在數據統計、研發、規劃、銷售等方面統一起來;第二步是人事方面的統一;第三步是實現資產方面的整合,形成一個新的、效率更高、競爭力更強的公司。
5年多過去了,現在兩鋼除了掛牌子和共享統計數據的最初成果外,其他方面均無進展。這期間本鋼集團經歷了整體上市,并于2010年6月與遼寧北臺鋼鐵集團重組聯合。鞍鋼也與遼寧凌源鋼鐵集團合建鞍凌鋼項目,并于去年整合了同為央企的攀鋼集團,雖然鞍鋼鲅魚圈項目興建之初是以鞍本鋼鐵集團的名義上報并獲得批準的,但本鋼并未參與其中。
這5年,盡管遼寧省相關方面和兩鋼為重組聯合進行了大量工作,但是很多政策障礙沒有突破,利益分配的協商機制沒有形成,重組聯合的實質問題始終沒有被觸及和突破。
鞍鋼集團原總經理劉玠在鞍本鋼鐵集團掛牌之初,就提出過兩鋼的不同身份問題,鞍鋼屬于中央直屬企業,本鋼屬于遼寧省直屬企業,“不同出資人的利益如何保障?”
鞍鋼、本鋼擁有20萬人的廠辦大集體職工群體,而央企和省屬企業在改革改制中享受不同政策,劉玠直言:何時解決了兩鋼的廠辦大集體問題,鞍本聯合才有可能透亮。
張曉剛早在2007年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就談到鞍本聯合在對各種要素重新整合過程中,會對原有的利益格局產生沖擊,需要國家、省、市在稅收、土地、養老保險、礦產資源、廠辦大集體、輔業改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
有行業內分析師認為,此次國資委牽頭推進,有利于加強和理順兩鋼整合的工作機制,攻堅和化解實質性難題,進而加快融合。
“大鞍鋼”戰略日漸清晰
隨著鞍鋼、本鋼實質性重組在國資委的牽頭下有望推進,“大鞍鋼”發展戰略日漸清晰。
去年5月底,鞍鋼宣布與攀鋼集團聯合重組,兩公司當時產能分別為2500萬噸和1000萬噸,重組成為繼河北鋼鐵集團、寶鋼之后的第三大鋼鐵企業。
鞍攀鋼重組僅過去10多天,同處遼寧省本溪市的本鋼和北臺鋼鐵集團也傳來重組消息。重組后的新本鋼集團鋼鐵產能規模將擴至2000萬噸,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
國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要實現鞍本集團等企業的實質性重組;推進鞍本集團與攀鋼、東北特鋼等區域內的聯合重組。
興業證券分析師楊森說,考慮到多個企業加盟,鞍本實質性整合完成后,“大鞍鋼”產能規模保守估計將超550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鋼鐵企業。
相關人士稱,鞍本聯合是“大鞍鋼”戰略必經步驟,要遵循兼并重組要與淘汰落后產能并舉,要符合產業規律和市場規律。
例如,鞍鋼、本鋼都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重組后有利于資源的統籌規劃和開發利用。鞍鋼、本鋼整合后,應本著“有保有壓、有上有下”的原則,發展優勢產品,淘汰落后產能,完善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鋼鐵產業結構。
再例如,鞍本都以板材為主,北臺鋼鐵則是線材、棒材占很大份額,近年來面對板材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鞍鋼一度想適度發展市場需求較好的建筑鋼材,未來北臺鋼鐵借本鋼并入“大鞍鋼”,將有效填補這一空白。
重組重在提升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過去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鋼鐵企業的日子還比較好過,因此沒有主動參與重組聯合的動力的話,今后的市場形勢要求我們居安思危,早作準備。”張曉剛說。
事實上,在產業基礎較好的遼寧省,鋼鐵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帶來的不利影響已開始顯現。就鞍鋼、本鋼而言,同在東北地區,但一半以上的產品份額都靠運往華東、華南地區銷售,每噸僅運費就要多出二三百元。
“通過重組聯合提高自身競爭力,就是新形勢下對策之一,”張曉剛說。具體到鞍鋼、本鋼,雖然裝備相近,但是通過整合后的調整,在產品上可以互補。
據介紹,鞍本聯合除了規模效應外,還有市場協同效應,過去市場好的時候相互搶資源,市場不好的時候爭相降價,以后這種事情可以避免。另外還能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優化配置,比如雙方在選礦工藝、軋鋼技術上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鑒。
本鋼集團董事長于天忱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企業聯合重組有利于提高鋼鐵行業集中度,但企業要生存發展,首先必須提升核心競爭力,否則整合后也是烏合之眾。
來源: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