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或從產業安全角度部署鐵礦石問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聯合研究中國應對鐵礦石的相關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應對鐵礦石市場被金融化現象、鋼鐵企業走出去對策研究、規范鐵礦石進出…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聯合研究中國應對鐵礦石的相關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應對鐵礦石市場被金融化現象、鋼鐵企業走出去對策研究、規范鐵礦石進出口貿易、整頓國內進口秩序以及外資巨頭一些具體并購項目可能涉及到的反壟斷調查等方面。
據悉,就最近幾年來,必和必拓等三大礦山公司越來越明顯的鐵礦石金融化傾向,工信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相關對策。
以上種種也顯示出,政府已經從產業安全的角度,開始對中國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鐵礦石問題做出部署。
由于近些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和礦山強硬更改定價機制,已經給中國鋼鐵產業造成了很大影響,使中國的大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一直處在一個低水平上,給鋼鐵企業進一步生產經營造成了很大壓力。
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力拓年報顯示其當年凈利潤超過14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70余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當年利潤總額。而根據鋼協的統計,自2003年至今,因為鐵礦石的不合理漲價,中國鋼鐵企業已經多支付了2000多億美元的成本。
這樣的結果勢必會引起政府層面的關注。消息稱,日前在國家發改委和力拓集團高層的一次會面中,國家發改委稱,上述情況的出現,是高度扭曲的市場下的產物。鐵礦石談判如果影響到了產業安全和幾十萬人的就業,那就涉及到政府了。這是相關政府部門首次向礦山公司表示,鐵礦石問題已經觸及到國家安全問題。
除此之外,相關消息顯示政府方面為應對鐵礦石市場所作出的反應可能還不止上述方面。據悉,建立鐵礦石資源保障體系已經成為相關部委在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工作之一,除繼續鼓勵鋼鐵企業走出去,參與海外礦山投資之外,還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海運市場、碼頭、海外礦山基地及相關配套設施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礦山公司對主要鐵礦石港口和海運航線的進一步壟斷等等。
來源:大宗商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