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企加快海外收購步伐 外媒稱突顯做強雄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外電獲悉,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7日刊載的一篇報道稱,中國礦企正在加快海外收購步伐。 報道中寫到,五礦資源(Minmetals Resources)已主動向Equinox Minerals發出了63億加元(合65億美元…
從外電獲悉,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7日刊載的一篇報道稱,中國礦企正在加快海外收購步伐。
報道中寫到,五礦資源(Minmetals Resources)已主動向Equinox Minerals發出了63億加元(合6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Equinox Minerals是一家次級礦商,只在贊比亞擁有一處銅礦。
報道評價稱,此舉突顯出中國在礦業領域變大變強的雄心,這個行業目前由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等老牌企業所主導。
報道稱,走勢強勁的人民幣令海外投資顯得更加誘人,而中國政府也鼓勵國有礦產企業完成走向海外的使命。中國國內礦產行業的重組過程已經進入尾聲,令企業管理層可以大膽展開海外探險。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并不容易。
中鋁似乎是中國海外礦業投資大軍的先鋒。2008年初,中鋁收購了力拓的一大筆股權,如今依然是力拓的第一大股東。當時力拓正飽受金融危機的折磨,而中鋁適時抓住了這一機會。根據2009年雙方曾經簽署的一項協議,中鋁在力拓所持股份比例將增加一倍,達到19%作為對現金注資的回報,中鋁將在力拓的董事會擁有席位。但在股東的反對之聲、以及對中國政府意圖的質疑聲中,力拓拒絕了這筆195億美元的投資協議。自2008年初以來,力拓的股價一直未能回到每股60英鎊附近,而這正是中鋁對這家藍籌礦商的報價。
據普華永道(PwC)稱,去年礦產業交易升溫,但中國收購方僅參與了全球6%的礦產業交易。相比之下,中國石油企業去年花在海外交易上的資金超過了300億美元。
如今,中鋁、神華和五礦走在了中國礦產企業進軍海外隊伍的前列。神華與日本的三井(Mitsui)組成了財團,聯手競購蒙古塔班陶勒蓋(Tavan Tolgoi)大型煤礦項目。
報道最后援引行家們的觀點表示,中國礦產企業在海外達成交易可能很困難,因為其中一些企業使用的估值過于保守。國有企業的文化意味著,進行成本高昂的風險投資往往很困難。另外,國有企業也需要時間來培養完成交易所需的談判與公關技能——特別是在世界各國圍繞礦產資源的民族主義情緒開始生根的時候。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