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首鋼重組方案 小股東集體維權“求說法”
來源:網易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25日,首鋼股份石景山辦公室,二十個人擁擠著坐在狹小的會議室時,灰色空氣中都彌漫著進攻和防御的氣息。這是首鋼股份和小股東們的一次溝通會。首鋼股份主動召集在北京的部分小股東們做一…
11月25日,首鋼股份石景山辦公室,二十個人擁擠著坐在狹小的會議室時,灰色空氣中都彌漫著進攻和防御的氣息。
這是首鋼股份和小股東們的一次溝通會。首鋼股份主動召集在北京的部分小股東們做一次非公開的交流。而這個舉動的背景是,首鋼股份停牌一年后公布重組預案,卻遭遇股價五天暴跌接近26%的慘淡局面。
也就是在這停牌的一年間,小股東們圍繞著首鋼股份停產后的土地處置、重組知情權和置換方案的選擇等方面,和公司之間展開了多回合交涉,所以當雙方終于第一次面對面坐在一起時,情緒的渲泄成為主流。
“不予置評”的首鋼股份和小股東的“血肉”
“不要說的這么輕松,股價下跌跟你們好像沒關系一樣,流血割肉的可是我們小股東”,手握20萬股的李檑面對首鋼股份董秘章雁的官方式言辭情緒激動。
11月25日的溝通會上,沒有開場白,首鋼股份董秘章雁直接表示,小股東們有什么想法可以說出來,大家交流。而到場的十余位小股東這邊,事先也并沒有組織好發言內容,所以雙方的交談從一開始就是說到那算那。
即便是作為一個局外人看來,章雁在當日溝通會上的表態也符合其作為一個董事會秘書應有的職責,不過太多“不予置評”式的表態顯然無法疏解小股東們心中的郁悶,畢竟他們因股票下跌損失的是實實在在的金錢。
首鋼股份從2010年10月29日開始停牌,直到今年11月19日晚發布重組預案,21日復牌交易,當天以3.89元的價格一字跌停,五連跌后截至11月25日股價累計下跌26%,市值蒸發27億元。
當日參加溝通會的首鋼股份投資者中持股數最多的達到40多萬股,少的也有上萬股,他們有的是在2007年股價最高點8塊多的時候買進,而上周五首鋼股份的收盤價是3.22元,解套更像是個遙遠的妄想。
經事后確認,這次溝通會確實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首鋼股份主動邀請小股東們舉行的,“他們也許是受到了什么壓力或指示”一位小股東認為。按照小股東的說法,以前首鋼股份表現出的是不屑于搭理他們。
只是,不知這個舉動是否能緩和這家老式國有企業留給小股東們的“傲慢”印象。從今年3月份開始,以于志濤為首的小股東開始有意聯合起來進行維權,他們最早的訴求僅僅是要求獲得股份公司重組的知情權。在得不到答復的情況下,小股東們甚至想向北京石景山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時至今日,法院對是否立案也是不置可否。
一年來,小股東們四處出擊,把投訴信寄到了北京市和國務院的多個政府部門。按照于志濤的說法,其中只有北京證監局回復建議小股東們在舉行股東大會時及時行使股東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沒有具體地答復任何質疑,但是態度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李檑在溝通會上多次提起他到云南旅游時順便去了趟云南紙業,受到的接待可是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股東”,所以他表現的很是反感章雁把他稱為“投資者”,“我們是你們的股東,說明白了你們是在給我們打工的”。
號稱“優質資產”的遷鋼和說不清的土地補償
章雁一直微笑著堅持,股份公司對于股價的波動不會發表意見,股價變化是“受市場多重因素影響的”投資者接受不了的話可以“用腳投票”。章雁這一席話說出來顯然被理解為“沒有人情味”,小股東們無法接受。
“首鋼股份停牌這么長時間,復牌又是連續跌停,這要在國際上,公司的高層董事長早就出來道歉、甚至辭職了,最起碼也要給大家一個說明”,于志濤堅持,董秘章雁沒有決定權,小股東們要見董事長朱繼民或總經理。
于是,當首鋼股份總經理韓慶身著工裝一副操勞的形象來到會議室時,氣氛已經開始緩和。“對于股價下跌導致小股東們損失慘重,我們也表示理解”,韓慶作出如此表態。盡管后來大家并沒有聽到道歉的相關字眼。
韓慶表示,重組預案中即將置入股份公司的遷鋼是“非常優質的資產”,“遷鋼今年盈利2個億放在整個鋼鐵業的話是一流企業的表現,也許遷鋼跟寶鋼比不了,但是絕對在鞍鋼和武鋼之上”。但是,隨即這個說法讓小股東李檑不能認同,“既然遷鋼是這么好的資產,為什么股價還會跌呢,我不能理解”。
媒體統計,首鋼股份復牌后由于重組方案低于市場預期,造成機構投資者大舉出逃。復牌首日3家機構躋身于賣出金額的前三甲,合計賣出金額為8373.55萬元;上周二,更多的機構加入了出逃的行列,共4家機構登上賣出榜,合計賣出金額為6258.91萬元。
對于遷鋼的盈利,小股東們一直懷疑是首鋼總公司為了把遷鋼裝進上市公司故意“做出來”的利潤,也就是在上游原料和下游產品銷售上通過關聯交易提升遷鋼的利潤。此外,遷鋼已經因為“黑戶”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國家發改委批準。重組預案中也顯示,目前的遷鋼還有多項法律文件沒有獲批。
小股東們還一直呼吁,首鋼股份在北京的產能停產后所占的162萬平方公里土地最后的處置需要反應出補償內容,也就是要體現出股份公司作為“北京搬遷戶”的權益。也許是為了回應小股東的期待,在最新公布的預案里,首鋼總公司表示,因提前解除《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將對股份公司補償10億元。
沒想到這個10億元的數字反而激起了小股東更大的反彈,溝通會上他們即要求首鋼股份公布相關數據,明確這個數字是怎么算出來的。韓慶對此表示,10億元是經過中介機構測算出來的,不過相關數據需要等到表決草案中才能披露。
重組方案難以更換律師建議小股東征集股權
韓慶在當日的溝通會上明確表示,不會應小股東的要求變更首鋼股份未來的主業,做鋼鐵并且置入遷鋼基本上已經確定。不過他也表示,不會放任股價持續跌下去,公司會做一些努力,比如加大力度宣傳遷鋼等。
“意料之中啊”,這些小股東們在會后談到各自的感受時表示,“其實我們也知道很難改變什么,今天來就是要給他們一些壓力,爭取讓首鋼為股份公司的重組多裝進一些優質資產”。小股東也明白,除了被明確拒絕置入的石景山廠區的土地,首鋼旗下可謂優質的資產并不多。
韓慶用平心靜氣的交流語氣緩和了氣氛,表現出的尊重與理解也許更讓小股東們看中,最終換來了他們“韓總這個人還不錯”的評價,有的人已經開始表示,回去看準時機還要加倉,“沒辦法,需要平抑成本”。
長期關注中小投資者維權事宜的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表示,首鋼股份的小股東維權可以說是比較團結,影響比較大的,當前中國的中小投資者維權大部分都是想法多,但是真正做起來則困難重重,中小投資者不團結,比較松散是一個很大原因。
許峰認為,針對首鋼股份重組這個案例來說,如果中小股東們有異議,下面可以在兩個方面維護自己的權益,一是通過投訴途徑影響證監會最后的審批,再一個就是征集股權利用股東大會否決重組案。
這一點上,首鋼股份的小股東已經走在前面,幾個月前他們已經開始征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股權。于志濤表示,目前他拿到手的委托書已經合計190萬股,加上25日當天參加溝通會的股權,大概已經征集到300萬股。300萬股與首鋼股份的總股本29億股來說,只相當于千分之一,遠遠不夠法律規定的否決數。
“下一次停牌后我們還會征集的”,于志濤說,此外他們準備繼續寫政府部門寫投訴信,呼吁國家的職能部門行動起來保護他們小股東的權益,針對首鋼方面則是“希望朱繼民出來直接面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