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工作成效顯著
來源:人民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實施兩年來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專項獎勵的704家礦山企業,通過積極改進技術、工藝,三率提高增加的銷售收入近2000億元;實…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實施兩年來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專項獎勵的704家礦山企業,通過積極改進技術、工藝,“三率”提高增加的銷售收入近2000億元;實施的408個示范工程,帶動企業投資近500億元,帶來巨大的示范效應,提高了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盤活了一批資源儲量。
據悉,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工作于2010年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共同組織實施。該專項采取“以獎代補”和“示范工程”兩種形式鼓勵和支持礦山企業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礦產資源。“以獎代補”主要是對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取得顯著成績的礦山企業給予獎勵,支持礦山企業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示范工程”主要是用于實施以礦山企業為主體的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工程,推進油頁巖、煤矸石、難選冶黑色金屬、共伴生有色多金屬、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多金屬尾礦資源等綜合開發利用。
兩年來,專項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以獎代補方面,對“三率”水平較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704家礦山企業進行了獎勵,獎勵資金42.98億元。獲得獎勵的礦山企業最近三年用于提高“三率”水平的直接投資合計超過600億元,因“三率”水平高于規定或設計標準增加的銷售收入近2000億元。礦山企業獲得的獎勵資金將用于采、選設備的更新換代,技術、工藝的升級改造和研發等,以進一步提高“三率”水平。涌現了一批采選技術先進適用、監督管理嚴格規范、自主研發能力較強的優秀礦山企業: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建成我國第一個縫洞型碳酸鹽巖海相大油田,創新發展了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勘探開發理論及配套工藝技術,近三年通過提高儲量動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累計增加原油產量739萬噸,增加銷售收入196億元;首鋼礦業公司實現了排土場礦石的回收利用、伴生赤鐵礦及尾砂的綜合利用,收入增加26.3億元,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環境和社會效益顯著。
示范工程扶持資金37.18億元,在油氣、煤炭資源高效開采,黑色、有色、稀有、化工及非金屬礦產綜合開發利用領域設立示范工程408個,重點支持開展低品位、共伴生、難選冶礦產資源及尾礦資源等綜合利用示范,推廣應用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和工藝。通過示范工程,帶動礦山企業投入資金近500億元,充分發揮了中央財政資金的拉動作用。全國礦山企業整體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預計提高1%~2%,同時盤活了一批資源儲量。冀中能源峰峰礦區薄煤層煤炭高效開采示范工程,可使1.7億噸薄煤層表外儲量得以開采,采出量預計可達8400萬噸,提高回收率4個百分點。通過在全國同類礦山的推廣,預計可提高采區回采率40%,多回收煤炭資源35億噸。
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及時總結專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存在的問題,完善考核標準,加強資金使用的審計與監管,宣傳和推廣礦山企業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引導和帶動礦山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不斷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提升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高國內資源保障能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加納北部省發現鐵礦 下一篇:低迷之下鋼貿企業的出路:瘦身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