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東鐵礦外圍1:5萬重力調查初步發現9條鐵礦帶
來源:國土資源部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歷時兩年,由天津地調中心和河北地調院(地球物理勘察所)共同承擔的河北省冀東鐵礦外圍1:5萬重力調查項目現已取得了重要階段性地質成果。目前已在河北冀東地區初步發現9條最具找礦前景的鐵礦…
歷時兩年,由天津地調中心和河北地調院(地球物理勘察所)共同承擔的“河北省冀東鐵礦外圍1:5萬重力調查”項目現已取得了重要階段性地質成果。目前已在河北冀東地區初步發現9條最具找礦前景的鐵礦或含鐵建造異常帶,其中一部分已通過鉆探得以證實。該成果很有可能改變目前冀東鐵礦分布格局,增加區域鐵礦資源潛力,為整裝勘查區隱伏鐵礦的找礦突破提供了重要基礎地質資料和依據,目前該成果已引起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并納入整裝勘查區工作部署。
該項目為中國地質調查局2010年部署安排的第一批1:5萬重力調查項目,主要針對冀東鐵礦外圍勘查區地質構造問題和隱伏鐵礦區的低緩航磁異常開展1:5萬高精度野外重力測量,結合物性測量和地面重磁剖面開展數據整合和綜合研究。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天津地調中心開展了各片區重力資料數據整合和綜合研究,初步發現9條最具找礦前景的鐵礦或含鐵建造異常帶。通過提取不同層次的重力異常和重要信息,以及對初步推斷的重要異常進行重磁方法檢查,初步認定部分具有尋找隱伏鐵礦的異常部位。天津地調中心將具有尋找隱伏鐵礦的異常部位與最新鉆探結果進行對照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處理分析目前獲得的3800平方公里1:5萬重力數據,進一步厘定了調查區內的基本構造格架、含鐵建造的分布規律和特征。同時,天津地調中心還開展了方法技術專題研究,為完善總結現行的1:5萬重力調查方法技術及在重要成礦帶推廣1:5萬重力測量提供技術依據。
該項目在實施中堅持基本要求與深入挖潛相結合,調查研究和探索示范相結合,基礎調查與戰略找礦相結合,分片調查與整合研究相結合。各項目參與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分工明確,相互配合,保證項目順利開展。目前,在灤南縣杜蒿托和魯家坨等地區,已經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鉆探發現厚大鐵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華菱鋼鐵接近盈虧平衡 下一篇:IEA:未來五年中國煤價影響全球